注册
400 071 1689

2015年事业单位行测之言语理解专项练习题 (25)

2015-06-03 07:40:03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1.1913年5月,芜湖地区又发生(哗变)事件,胡开文遭到抢劫,店铺被焚,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从给出的四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替换括号内的词语,使原句的意思保持不变。( )

  A.突变

  B.混乱

  C.叛变

  D.狂躁

  2.政府的信息发布在定位上应当有所不同。重在体现政务微博的“公共性”。在“卷心菜”事件中,“上海发布”的“公共性”体现为着意搭建城市供应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关联:要让一个特大城市巨量的市民得到稳定的日常供应保障,不容易;而要让供应市民的蔬菜种植者,在“看天吃饭”生产状态还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利益得到保障,从而维持种菜积极性和稳定性,更不容易—— ,而不是仅仅关心吃菜市民的便宜、方便,正是“卷心菜”信息发布时的公共定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切实维护好广大种菜农民的利益

  B.同时着眼生产和消费两方面

  C.建立起吃菜市民和种菜农民的情感关联

  D.全面考虑“卷心菜”信息发布的作用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很同意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B.你当时不是同意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C.你当时不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D.你当时对他当代表不是没意见吗?为什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周恩来当年使用过的许多物品

  5.下列各句中加引号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B.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C.咱们跟咱们的祖先“相辅相成”

  D.人家爱吉祥言语,我们可不是“信口雌黄”的媒婆,说不来[page]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替换能力。

  “哗变”指(军队)突然叛变;“突变”指突然的或急剧的变化;“混乱”指没条理、没秩序;“叛变”指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或投到敌对的一方去;“狂躁”指非常焦躁,不沉着。由此可知,“叛变”与“哗变”词义最接近,且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语句填空。

  首先要注意文段中较特殊的标点符号,即冒号和破折号。冒号后面的内容是对“上海发布”的“公共性”体现为着意搭建城市供应与市民需求之间的关联的解释,也就是回答关联是什么?答案用两个分句“要让……要让”的并列关系点出“供应有保障”和“种植者利益有保障”都不容易。

  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冒号后面两个分句的总结,也就是要同时保证市民需求和供应者利益,“城市供应”对应的是“生产”,“市民需求”对应的是“消费”,简而言之就是这个平台就应该就是“着眼生产和消费两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C

  解析:

  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C项前后矛盾,前半句的意思是“你当时是反对推选他当代表”,按此逻辑和语境,下半句应该接“为什么现在又同意了”,但C项后半句却与此相反,所以选C。

  A、B、D三项表述均没有语病。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是病句辨析题。

  B项提取主干,变成“五一路乒乓球馆……是团体”,明显主宾搭配不当,B项错误,当选。ACD项语义明确,语句通顺,没有语病。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成语使用对错的能力。

  A项“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此句一家人“美满幸福”,并没有处于困境,故“相濡以沫”与语境不符。B项“秀色可餐”形容秀美异常,可用来指妇女姿色美丽诱人,也可用来形容自然景色幽美秀丽,用于此句符合语境。C项“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显然不能用来形容“我们”和“祖先”之间的关系。“信口雌黄”意为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作评论,语义色彩为贬义,然而媒婆并不都是“信口雌黄”的。

  故正确答案为B。

文章关键词: 事业单位 行测 言语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