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社会主义理论练习试题及解析(七)

2013-07-29 15:18:0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1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

  1.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因为( )。

  A.它为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B.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C.它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D.它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衡量标准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

  A.都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都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

  D.都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宗旨

  3.绝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太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21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 ,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记录,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些事实体现了新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开始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脑体结合型。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 )。

  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4.当前,台湾频频要求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对外关系上,台当局有意将过去的“金援外交”向“人才外交”上转变。对于台湾问题,20多年前中国政府就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原则并一直朝着这方向努力。中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主要包括( )

  A.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进行的分裂活动

  B.维护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的格局

  C.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

  D.打压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

  5.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6.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 )。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7.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起步。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党中央又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到2002年,国家在西部开工30多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00亿元。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批项目总投资额数百亿元。到2020年,全国地区发展差异系数(根据各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离散系数计算)将控制在0.747以下。这段材料所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 )。

  A.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B.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C.坚持东中西部平衡发展

  D.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青藏铁路建设部门把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作为第一任务,严格控制施工活动范围,控制湿地、草甸和草原植被破土面积,做好植被、表土的保护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施工范围内的草皮全部移植到选定场地并浇水养生,在工程完工时移回。环境保护已成为工程质量达标的前提条件。这一事实说明( )。

  A.必须坚持以环境建设为中心

  B.要处理好西藏植被保护与青藏铁路建设关系

  C.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速度、质量、效益要统一

  9.全球富国每年补贴农业的拨款是惊人的300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一度让富国的农民更富,穷国的农民更穷。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发达国家承诺把农业补贴削减20%。与此同时,我国对农业发展,不仅给予政策扶持,还加强了对农业的补贴,这说明( )

  A.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中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快农业发展

  B.对农业实施补贴,是世界各国的统一行动,是一种国际潮流

  C.农业是基础,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D.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国家实施政策保护

  10.《光明日报》报道,2004年8月,国内外 、组织以“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挑战:中国西部开发新思路探讨”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意义在于( )

  A.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B.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

  D.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

  1.【答案】ACD。解析: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党的发展方向,也是对党的要求和衡量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在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目标,与题意不符,所以B项排除。

  2.【答案】ABD。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它们立论的基础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立场贯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社会主义设置的前提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因而未重点强调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的原则,所以C项被排除。

  3.【答案】BCD。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开拓创新,也就是要与时俱进。这就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但不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因此A项被排除。

  4.【答案】ABC。解析: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必须坚决反对台湾当局在国际上进行的分裂活动;必须维护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的格局;必须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问题,增强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我们反对的是台湾参加任何以主权国家资格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反对台湾参加与其身份相符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活动。因此,D不正确。

  5.【答案】ABD。解析: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到一个新水平。C项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意义。

  6.【答案】ABCD。解析: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着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7.【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题干主要涉及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和东中西共同发展问题,AD项是这段材料蕴涵的发展观的精炼概括。题干没有提到鼓励东部地区发展的问题,B项被排除;统筹区域发展并不代表东中西部平衡发展,C项表述也不正确。

  8.【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对“五个统筹”要求中的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的中心是经济建设,因此首先排除A项。这个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题干论述的事实涉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具体内容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BC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是经济建设问题,在题干所述事实中没有得到体现,D项被排除。

  9.【答案】AC。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偏低,因此,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对农业实施补贴,一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内的农业,二是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的门槛,这本身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一部分,因此,它谈不上什么国际潮流,B选项错误。农业的发展需要必要的政策保护,但关键在于深化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选项错误。

  10.【答案】ABCD。解析: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若不加速发展,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就难以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深刻的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给全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经济落后,必然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全。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文章关键词: 公基 试题 解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