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申论热点:淡看“安全感工资”

2014-03-20 10:53:23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背景材料】

  近日,一份未标明出处的“全国各大城市安全感工资标准”引发网友热议。其中显示由高到低依次是:上海9250元,深圳8780元,北京8550元,温州8020元,杭州7880元,广州7750元,苏州7320元,厦门6600元,青岛6260元,南京5980元,成都5660元,西安5400元,天津5350元。截止到3月5日18时,在新浪微博投票中,只有404名网民自承:“安全感满满的,拉前腿中!”而14105名网民感到“不安全,后腿拖得裤衩都不见了”。(3月6日《中国青年报》)

  【京佳解析】

  京佳程老师认为,“安全感工资”只能说是参考看看而已,安不安全还得因人而异,幸不幸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满足度。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安全感工资”的出炉过程值得怀疑,其科学性更是值得深究。按照榜单制造者的说法,该榜单是根据2011年各大城市的平均工资、物价涨幅趋势以及消费成本进行综合,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品质”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注意,该网也承认榜单是以城市白领为调查对象,并无普适性。

  其次,“安全感工资”的准确性依旧是一个谜。当下的大众消费月结单上,小头花销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水电煤气、上网费等日常开销,大头则还有房贷、车贷、房租、保险,甚至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用等各种难以言表细数的开支。如此一来,“安全感工资”的平均值算法本来就不科学,终究只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噱头。

  再者,“安全感工资”的说法将工资定为安全感的唯一标准,难免落入以工资定幸福的窠臼之中。一味地将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高低归咎于工资水平的高低,最终只会与安全感、幸福感越来越远。

  安全感和幸福感一样,有很强的主观性,虽然也可以制定世俗的标准,但不能完全参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是否安全,因为安全感与工资收入并不直接对等,还与个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要求密切相关。安全感也和个人、家庭负担休戚相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不一样,衡量个人或家庭的安全工资标准就不一样,不存在一个共用的标尺。 安全感还和物价、社会保障紧密相连。如果物价不高,低工资的生活也能有滋有味;公共服务更健全,工资一般亦心安。

  人们的“安全感”不应该建立在工资上,靠工资支撑起来的“安全感”太脆弱,它应该有完善的保障,健全的福利,,社会的中的成员不管是看病也好,买房也好,都可以依靠这些保障和福利来减轻负担,化解压力,而非完全依靠工资。安全感与幸福感都取决于内心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点,而非单纯地由物质水平所决定。“安全感工资”的说法本身就不靠谱,所以无需过多的攀比与对照,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自身所秉持的品质与坚持。

文章关键词: 申论热点 安全感工资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