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4国考申论热点政治篇: 依法治国

2013-11-08 07:49:07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语:“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蛇年伊始,中央政治局的第四次集体学习,再次释放法治中国的强烈信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号召“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短短几个月内,法律的作用不断被强化,“法治”的理念反复被重申,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

  【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十八大报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2013年2月 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 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建设法治中国

  2013 年1月7日, 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结合体;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之日,便是法治中国建成之时。

  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 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二、落实情况 史上最严交通法

  2013 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最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第123号令)开始实施。与旧交规相比,新交规的主要特点是加大了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到6分,闯黄灯将视作闯红灯,处以20至200元罚款并扣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在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处以20至200元罚款并扣3分。

  【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 法治建设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进入法治社会。

  人民微博网友 锦绣社区:#锦绣法治大讲堂#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治理臣民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只有用法律。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社会稳定,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就会发挥作用。

  人民微博网友 开妍: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民微博网友 开妍:希望在这十年中依法治国能执行力,使各项规章制度能更好地得到落实,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法律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使树立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权威,使每个公民都能臣服于“法威”而不是臣服于“人威”,中国才能真正进入法治社会。

  人民微博网友 时光煮雨 :相信通过对法治建设的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必将大步前进。

  观点二 对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才能实现法治中国梦。

  人民微博网友 语春70107381:中央落实人大、纪委、监察、检察、法院、公安以及其他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违纪、违规“零容忍”,无论哪一家发现存在问题、行为、嫌疑人,都按照管辖权问责,不在本机关管辖范围的,能积极主动移交问责,依法治国才有可能。否则,依法治国仅仅是白日做梦,仅仅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梦”。

  观点三 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浪微博网友 网事怎能如烟:【今日舆情解读:法治中国请先从执法部门做起】微博时代应对危机绝不应推脱敷衍,直面问题,用事实说话,以真诚服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敷衍和推脱换来的只能是口水滔天。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好依法治国这篇文章,必须首先从执法部门做起,法律说了算,社会才会真正安宁。

  观点四 公平正义是法治政府的执政原则。

  人民微博网友 渝水巴山: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重要,这是一个社会存在的基石。这既是法治政府应当秉持的执政原则,也是全社会公民应当奋斗的目标。[page]

  【 怎么说】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人民法院要以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充分发挥在法治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应勇

  我们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个案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增强司法的亲和力和公信力,引导人们增强对法治的信心,将法治作为基本生活方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应勇

  法治中国建设是个大话题,包括立法、监督、执法、普法等各方面,现在法治工作既要关注顶层方面的问题,比如,基本法律的制定,更要关注社会上不依法办事的行为。我认为,各级公务人员、司法机关要带头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从而带动全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趋势。——南京市委副书记、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绍泽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宪法必须通过实施来落实,否则就会停留在纸面上而无法成为行动中的法。——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

  首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切实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违反宪法的行为依法予以追究。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司法 公正,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最后,要切实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 由,这样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王利明

  【政府怎么办】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

  第一,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实于法律。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运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 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第二,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 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 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 权。

  第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 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 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依法治理活动,社会管理法治化水平。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 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四,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 国全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 别干部的重要条件。

  [权威论述]

  在充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 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 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扎扎实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平安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要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深化平安建设,努力完善立体化社会防范体系和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人民群众 追求的平安。要将加强法治建设贯穿于政法工作全过程,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要以专业化、职业 化、正规化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政法队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 孟建柱

  结语:不断完善立法、严格司法执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每个角落,每个人的追梦之路、整个民族的追梦之路必将更加亮堂通畅。

文章关键词: 国考 申论 热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