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生活:痛并拧巴着?

2016-11-25 11:15:0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请查看京佳教育网站http://www.jingjia.org/

公务员生活:痛并拧巴着? 

  编者按:11月27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简称“国考”)将举行。毫无疑问,这场被民间称为“第一大考”的考试将迎来新一轮舆论关注热潮。国考堪称中国最大规模的招聘考试,从这个角度看,出现“国考热”并不奇怪,因为庞大的公务员系统必然伴随着年复一年的人才出入。然而,国家机关终究不同于一般用人机构,事关公权力与纳税人权益,公务员录用工作势必会被放在全社会关注的聚光灯下。公众关注国考体现的是对权力的监督,国考亦是观察政府创新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窗口。

  国考外衣镶嵌着“一劳永逸”的徽章

漫画:徐简

  又到一年一度国考时,回忆我唯一参加的一次国考,日子过去了6年。6年前,国考竞争之激烈已经白热化。当然,我参加国考抱有“打酱油”的心态,纯粹是为了丰富经历。当时我正在一家媒体的评论部实习,恰好当期版面的主题是国考,我顺便把我参加考试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

  如今,国考依旧大热。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自然是分析“国考热”的基本背景。不少毕业生把国考当成一个选择的机会,并没有非公务员不干的强烈意愿。

  就业形势严峻还不足以解释国考热,它还跟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官本位思想密切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学而优则仕”,这些广为流传的俗语都证明了中国社会对于“入仕”的格外青睐;反过来,为官在现实中可以获得的各种好处,也捍卫着这一文化传统。

  不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热衷做官的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在这个过渡地带,是那些将公务员编制视为“终身保障”的人。我的一个同事在几年前参加国考,但最后还是放弃了省税务局的岗位,继续从事记者工作。他的放弃举动,顿时成为小圈子内的一个新闻。这里不谈论放弃是否正确,仅从他的放弃变成新闻看,就可以一窥人们的心理状态。

  聘任制公务员早已在很多地方试点;公务员一旦违纪被“双开”,连基本的养老保障都没有。但这些因素并没有动摇整个社会对编制的坚定认同。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人“死磕”国考和省考,一心要进入体制,并不是认识不到其他工作的优势,而是认为只有编制才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相比这种不可名状的安全感,其他职业的高收入、成就感,均变成朵朵浮云。

  非公务员不当的人是少数,看重编制的人却不在少数。可以说,哪里市场经济越弱势,哪里对公务员编制的追求就越疯狂。从根本上来说,他们缺乏一种活着的安全感。国人的焦虑本身非常有特点:在求学上,极度追求考试分数;对婚姻,非常看重对方当下的条件;在求职时,则对稳定的公务员岗位格外青睐。这些行为偏好共同的特征是“严进宽出”。

  何谓“严进宽出”?即被好大学录取很难,从好大学毕业却容易许多;找个金龟婿很难,婚姻的质量依旧不被一些人看重;考公务员很难,但考上之后被开除的几率很小。所以,高考、相亲和国考,背后隐藏的都是追求一劳永逸的思维方式。似乎只要“考上了”,一切就都好办了。

  中国社会是如此看重“结果”,又总是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用一次惊天动地的成功换取人生的一劳永逸。这样的社会,注定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状态。有人获得了“零和游戏”中胜利的狂喜,但紧接着又必须要面对你死我活的斗争;有人一直品尝着失败的苦楚,却处心积虑、卧薪尝胆,一有机会,立马纵身腾起,想要扭转乾坤。

  然而,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本质上,这场游戏中的玩家都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外在体制的依恋,使得参与者不愿捕获一种动态的、积极的安全感,而是固守着一种静态的、被动的安全感。体制提供的正是这一类型的安全感,国考的外衣上也恰恰镶嵌着“一劳永逸”的徽章。正是这枚徽章,促使着无数毕业生蜂拥报考、循环冲刺。

  @FreeMonkey:我是2017年应届毕业生,和身边很多同学一样,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国考。不过,我们中真正对“体制内”“铁饭碗”向往的人很少,大家主要把国考当成一个应聘企业一样的工作机会。虽然公务员相对稳定、有保障,但是我们年轻人更青睐于更有活力的行业,如互联网、金融、地产等。所以,不能只凭报名人数就得出“国考热”的结论。

  @Sans:国考头上顶了“国家”二字,给人一种“铁饭碗”的感觉,其实,很多职位并非如此。但是,无论是家长还是应届毕业生都越传越神,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削尖了脑袋想当公务员。虽然这有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但是有些职位一些几百选一的淘汰率未免太残酷。一些人参加国考并非真正热爱这项工作,而抱着功利态度。让真正热爱公务员职业的人优先进入公务员系统,是我眼中公务员考试应当改革的方向。

  @柳重路:能考上公务员的人,学习能力都很强,但如何让这些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才是公务员体制要改进的地方。很多有才华和本事的人,因为现实体制等原因,只能贡献三分力,这不光浪费人才,还不利于政府行政力。

  @暖小皖:很多人考公务员,还是看中了这个“铁饭碗”。尤其是一些女大学生,毕业后都愿意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加上考试能力强,有实力考上公务员,所以现在考上公务员的年轻人中,女性占了不小比例。这有点像教师这个职业,女教师越来越多。

  @迷冥:我在2015年通过省考进入机关单位,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公平性不容置疑,为众多考生提供很好的竞争平台。它并不是的“热”,只是能为众多毕业生提供一份工作,条件限制相对少,工作相对稳定,所以考生众多。公务员工作并不简单,根本不像外界谣传的只是“喝茶看报”,现在“白加黑”“5加2”对于公务员来说很常见。

  公务员考试提供了一种对“官”的想象

  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公众关注,媒体报道“国考热”似乎成了一种仪式性的行为。媒体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策划新闻,在程度上,也为公众热议公务员考试设置了议程。这种议程设置让媒体节约了发掘新闻的精力和财力,并迎合了公众对官场的群体想象,掀起了媒介与公众共舞的舆论狂欢。

  然而,这种热闹掩盖了我国政治沟通的困境。舆论场的“国考热”反映出公众现代政治素养的缺失,对公务员的权利和责任边界的认知失衡。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的文化传统,长辈对晚辈光宗耀祖的期待,往往就是获得某个政治身份。公众认为公务员职业能够获得安全感,与户籍、养老挂钩,旱涝保收,是相对稳定的“铁饭碗”,因此,当公务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然而,随着政治秩序的日益完善,特别是自党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公务员的特权在不断收缩。当权力和责任的天平重新调整之后,是否当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纠结的问题。

  从传媒的视角来看,公务员考试是一项极具新闻价值的社会活动,极易引发公众的心理波动。尽管当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就能当官,但公众往往还是将公务员与官员等同起来,国考也就让普通人获得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对一些人来说,这一过程蕴含着类似“范进中举”的戏剧性。这也反映了国人心目中“官”与 “民”身份的天壤之别。公务员考试还具有公共性。相比西方社会,中国的官员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父母官”是怎样的人,关乎一地人们的福祉。因此,公众格外关心什么样的人被选入实权部门。

  公务员考试提供给媒体和普通人一种对“官”的想象。“国考热”的舆论表达正投射出这样一种群体心理:官员应该具有怎样的资质?如果我成为官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当官真的可以成就人生吗?这些想象和关于官员“大起大落”的日常新闻报道相结合,使得公务员考试极具话题性。国人之所以对公务员产生这种想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有关,一些人依然习惯凭帝王将相的历史剧来想象政治运作。

  “国考热”也凸显了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他们希望通过关注和评价公务员考试,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互联网为公众的政治表达提供了渠道,但是这些表达常常是情绪化的。许多人对公务员职业产生了过度美好的想象。而另一些人生活不如意,或者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和基层公职人员发生过矛盾,因而刻意抹黑公务员群体。这些非理性的表达也对“国考热”的舆情产生误导,使得公众更关注公务员在道德和品性方面是否合格,而忽视其必备的职业资质和技能。

  媒体对官员的报道,应侧重于对其政见的解释,以及对其政治行为成败得失的梳理,而不必一味强调其政治生涯的戏剧性。除了对官员的报道,舆论也应更多地关注普通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归根结底,公务员应当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类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

  舆论对公务员考试表现出的热情,所指向的不只是考试本身。为了满足公众的这种知情期待,各级政府应该重视维护公共关系,进一步公开行政过程,而不是将决策过程神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过程是媒介化的政治,公务员应该习惯被公众拿着放大镜盯着。

  我的公务员生活:痛并拧巴着

  几年前刚开始工作时,我每天早上都很开心,恨不得蹦跳着去上班。进入一个庄严肃穆的国家机关,在一个和专业也算对口的岗位,处理着关系政策民生的事务,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象的“有意义的职业”,比被拘在某个公司的格子间里,为如何给老板赚钱而苦恼有意义多了。最重要的是,这份工作还提供无尽的安全感,我再不必为职业发展焦虑,从此一劳永逸,多好!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也真够天真的。据我的一位同事说,她也经历过这种状态。为期多久?大概一年吧。一年之后,她每天就只关心一件事:今天能不能按时下班。

  是的,千军万马考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能顺理成章地过上人们口中“一杯清茶一份报纸”“朝九晚五”的生活。“5+2”“白加黑”是常事,而且没有加班费。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做思想教育:“不要提《劳动法》,公务员管理遵循的是《公务员法》;没有奉献的觉悟,当什么公务员?”

  尽管如此,和同事相比,我的热情还是持久多了。工作第四年,我通过竞争选拔和民主测评,成为单位最年轻的“领导干部”。那时候我依然干劲十足。白天外出开会、座谈,晚上回办公室处理一天积攒的杂务,第二天四五点起床赶到单位,利用上班前的宁静时光整理材料,起草文件。辛苦是辛苦,但是自有一种成长的满足。

  只是满足感没有维持多久,干着干着,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拧巴。

  这种拧巴首先来自工作要求的不明确。评价作家看作品,考察企业看效益,衡量公务员工作的标准只有一个:“领导满意、群众满意”。正因如此,有的工作,对内明明有职责分工,遇上推诿,也被要求“主动担当”;有的工作,对外明明有法律法规,赶上扯皮,也要注意“因事制宜”。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想要做到“两个满意”,实在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

  拧巴还源于工作方法的僵化。每个公务员都逃不脱文山会海。上级的指示要学习,部署下级的工作要传达,全都离不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和各种方案、通知、简报、报告。我曾经负责起草单位“精简会议和文件”的专项活动总结,一盘点成果,发现因为多了这次专项活动,各类会议量和文件量反而比往年多出10%。那一刻,就连坚信公务员比公司白领有意义的我也不免产生了动摇,陷入虚无。

  职业规划的缺失也让人感觉拧巴。公务员讲究的是“我是单位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个人意见可以参考,组织安排必须服从。我本硕七年读的是外语专业,却只在初入单位时用了一下外语技能,很快就被调到与专业毫不相关的部门,从此一搁就是几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职务晋升一条路,根本谈不上所谓职业规划。而职务晋升又往往论资排辈、僧多粥少,混个处级退休已是大多数人的梦想。被夹在一眼望得到头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怎么也望不到头的繁复工作之间,自然拧巴。

  还有公务员角色拧巴的定位。报考时,我以为自己选择了一份有意义的职业;进了单位,领导反复强调我们做的是伟大的事业;和体制外的朋友聊聊,才发现在人们眼中,这是个不创造社会价值却舒适安逸的特权行业。调研创新项目、研究法规政策时,我自诩国之栋梁、社会中坚,看到媒体上那些题为《 :优秀人才就不该考公务员》的文章却不免垂头丧气。再想想自己拼死拼活干了这些年,月收入根本不到所在城市每平方米房价的零头,又仿佛被朋友圈里那篇《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稳定地穷着》的文章啪啪打脸,不由面红耳赤。

  最让我感到拧巴的,还是我并没能从工作中收获自己所期待的安全感。为了不把外语专业丢下,为了保持所谓离开体制的能力,几年间,我利用极其有限的业余时间翻译了50万字,发表了数十篇文章,还考了计算机和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但当动起离职念头的那一刻,我还是犹豫了。那时我才知道,自己失去的最宝贵财富是勇气和时光。

  这痛且拧巴的公务员生活,曾令我兴奋,予我机会,锤炼我意志和耐力,教会我道理和技能,在我的人生中烙下了深刻的印痕。但我终将离开,去尝试自己能够把控的不拧巴的生活。

  舍弃之后再度报考,公务员并非我唯一的选项

  上海又到了寒雨纷飞的时节,这是我来上海读研的第三个深秋。我正努力求职,到处推销自己,获得这座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入场券。

  上周,我连续参加了5场面试。某天傍晚,当我疲惫地走进地铁时,忽然收到同学的微信:“你报名国考缴费成功了吧?”我这才发现缴费截止日已过去一周,我竟然忘记了!同学难以置信:“你也是心大,一点不在乎公务员考试。”

  我笑了,也许真的不在乎吧。4年前,我参加公务员省考,笔试考了第一名,可我最终选择了放弃。

  我的本科学校在南昌,4年下来,自认为是100%的学渣,本已彻底打消了考研“改变出身”的念头,打算直接工作。可放眼望去,省内并没有多少我满意或合适的单位。考公务员成了最理想的选项。2012年冬,我先参加国考,报考职位是南方某省城的海关。那个职位仅招2人,而报考者却有一两千。因为有上一届师姐考上同样竞争激烈的职位,我才有勇气报考那个职位。

  虽然备考很认真,但我落败了。更沮丧的是,身边有人“裸考”都考上了公务员。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国考不成,转战省考。我重拾精神复习,这时离毕业只有3个月了。当我端坐图书馆奋力刷题时,周围同学的喜讯陆续传来:考上研究生、定了工作、收到国外大学的Offer……这下完了,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倒霉蛋趴在起跑线上,吭哧吭哧做题。

  且不说境遇对比带来的压力,我自己都对省考充满消极。之前国考砸锅了,自认技不如人,所以报考职位格外保守,只小心选择南昌下面“N线”乡镇的单位。报名结束当天,我内心止不住泛起一阵阵后悔:就算真考上了,这份工作又有什么意思呢?

  5月,我满怀心事地走进考场。笔试成绩出来,分数线117分,而我133分,名列第一。看到成绩我是开心的,原来学渣的我终于进入状态,一鸣惊人了!只是这股高兴劲儿保质期特别短,一天天演变为截然相反的情绪:我的确为这场考试付出了努力,但我并不喜欢通过努力获得的果实,不甘心人生就此停泊在封闭的乡镇。

  笔试通过,紧接着应该去学院办齐手续,确认参加面试。郁闷而固执的我索性闭眼无视这一套程序。确认截止最后一天,用人单位打电话给我妈,问为什么考了第一名却没有确认参加面试?我妈被对方说动了,指责我不要任性,赶紧办手续、参加面试。

  我无力推脱,硬着头皮跑到学校走程序。一共有两个环节,第一个材料搞定了,另一个则需要学院辅导员帮忙。所有事态发展宛若天意,那天辅导员恰巧不在学院。我打电话给他,他态度很不友善,说什么事儿都得第二天才能办——那时面试确认已经结束。

  那一刻,我被辅导员激怒了,还夹杂着一丝难过。我将已办完的材料扔进垃圾箱,好,我放弃了。既然我有能力考好,为何不尝试考研去名校呢?

  本科毕业,同学们各奔前程,我却在全力复习考研。后面整整一年,追着真正的心愿往前跑。家人尊重我的选择。我还记得当初扔给爸妈的放弃理由是,从此择偶范围被困在乡镇,人生岂不是越活越狭窄?

  有趣的是,我妈因为不甘心,去看那年公务员考试结果。意外发现,仅次于我的第二名也没去面试。第二名该和我有类似的想法吧,如今又在何方呢?

  不得不说,命运是眷顾我的。2014年,我收到上海某985高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生活变更轨道。转眼,求职季降临,我略带“怀旧”地再次报名国考。虽然忘记缴费,但是我不觉得可惜。大城市的就业选项缤纷,公务员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但我也承认,对于文科生,在上海考公务员的性价比不输企业,转正后待遇不差,工作节奏舒适。所以,尽管错过了国考,我又报名参加了上海市的公务员考试,但是,这次考公务员我又有了不一样的心态。上海的求学经历,为我打开了一片崭新天地,考上了公务员自然很好,如果没考上,我对进企业做产品设计也充满了热情。

  前两天,我妈在闲聊时开玩笑,发现同事女儿留家乡当公务员找对象难,“优秀的女孩回家了,可优秀的男孩出去了”,言语间庆幸我当年的一意孤行。再回首,考不考公务员,绝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它只不过契合了一部分群体对理想职业的定义,你相信它会带来美好生活,它就会发光。

  公考竞争职位冷热不均的原因是什么

  公务员考试报考情况统计中,不同岗位之间存在冷热不均,这个客观事实恐怕谁也没法否认。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今年国考报名截止时,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是民盟中央办公厅接待处主任科员及以下的职位,竞争程度接近于万里挑一。但是,有的岗位应者寥寥,甚至无人报考。

  从考生角度出发,选择公务员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般出于两种心理:政治理想和求职谋生。据我观察,考生中持有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心态者不在少数。从仕途发展看,中央机关起步平台较高。这些职位比一些基层岗位待遇更优厚,更有发展前景。并且,在许多报考中央机关的考生眼中,这些职位更容易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因此,中央机关职位往往更加热门。

  “不限专业”的职位也容易成为热门岗位,很多这样的职位被“挤爆”。一些考生在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中很难找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职位,因此只能报考不限专业的职位。

  除了以上所言“学而优则仕”与专业不限的原因,地域差异、福利待遇和从众心理,往往也是职位发生冷热差异的重要因素。国考考生多为80后与90后,其中独生子女数量巨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艰苦的岁月,有的畏难、怕吃苦的心理,不愿意去艰苦岗位工作。这就使得一些基层岗位遇冷。

  一些职位遇冷源自限制条件过多。比如一些只允许小语种专业毕业生报考的岗位,尽管待遇优厚,符合要求者也很少。笔者去年报考的公务员职位,报录比例为28:1,限制条件包括文学硕士学历、视力5.0、中共党员。从限制条件就可以看出其不会成为报考热门。类似因报考条件受限而导致冷门的职位还有技术岗位,这类岗位往往要求各种专业证书,这就意味着报考者本身已经是行业精英。

  作为一名参加过国考的考生,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所有的考生能凭着自身的理想志愿报考岗位,不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同时,对艰苦岗位应待遇,以专门的经费补贴基层公务员,改变一些冷门职位报考者少的现状。如此,才能让报考更符合考生意愿,录用更符合实际需求。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