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年选调生考试备考资料:五代、辽、宋、夏、金、元

2015-01-12 09:32:53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与经济发展

  (1)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故又称王荆公。1042年中进士,知鄞县。以后做过通判、知州、提点刑狱等地方官,颇有政绩。1058年被召入朝,向仁宗上万言书,提出改革的基本主张,虽未被采纳,在社会上却引起了反响。

  1067年,年方二十的宋神宗赵顼即位,他决心变法图强,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便召王安石回京。1069年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让他主持变法。王安石成立了主持变法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还选用了吕惠卿、苏辙、曾布等一批新人,开始制订和颁行一系列新法。新法的基本内容为:

  均输法,1069年7月颁行。规定在江浙荆淮6路的发运使根据当地物产状况和政府需求,以“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在物价低、运程近的地方征购物资。这样,国家就加强了运输的计划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投机倒把等行为,达到“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的目的。

  青苗法,1069年9月颁行。规定各地方政府每年春正月和五月两次按户等以低息贷粮食或钱币给农民,借贷数目最高为15贯,低额为1贯5百。半年取息2分,随夏秋两季归还。

  因借贷是在青黄不接时发放的,故称青苗钱。青苗法想达到“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抑兼并、济困乏”的目的。

  农田水利法,1069年11月颁行。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按户等高下分派。如果单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借贷。凡可供使用的水利资源而被豪强霸占的要重新疏通。一州一县无力兴修的,可联合若干县共同出资出力。

  募役法,1071年10月正式颁行。即把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募役的费用由管辖区内的主户按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的人家交纳“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也要出钱,称“助役钱”,其数目较免役钱减半。

  市易法,1072年3月颁行。政府以100万贯为本钱,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滞销货物,当市场短缺时再赊销给商人,由商人销往各地,小商贩赊购时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物品,半年出息1分。此法是防止大商人垄断,可以平抑物价,并增加政府收入。后来在杭州、广州、扬州等地也设置市易务。

  方田均税法,1072年8月颁行。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针对大地主田多税少,赋税不均现象,重新丈量土地,并根据质量好坏,确定土地税额。

  置将法,1070年12月颁行。针对“更戍法”造成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把禁军固定在1州的辖区,由专人加以训练和统帅。当时称为“置将”。

  保甲法,1070年12月颁行。把乡村民户加以编制,10家为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凡家有2丁以上的出1人当保丁,从中选出有“材勇”的人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农闲时集合保丁教练武艺,保丁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此法目的在于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与镇压,同时逐步以民兵制代替募兵制,消灭冗兵,增强国防力量。

  教育与科举改革。主要是整顿太学,扩充名额。根据学生成绩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3等。上舍生中成绩优异者可不经科举直接授官。此外还设立了武学、律学、医学,以培养实用人材。科举中废除明经科,只设进士科,取消诗赋、贴经、墨义等考试内容、专试经书大义和殿试策。

  此外,变法还包括保马法、军器监等内容。

  王安石从1069年开始主持变法,其间几次遭到反对派的攻击,曾两次罢相,但由于神宗支持,新法得以推行。1085年神宗死,他10岁的幼子即位,是为哲宗,哲宗祖母高太后(宣仁后)垂帘听政。高太后任用旧党代表人物司马光为相,又起用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等人,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大部分新法,贬黜新法诸大臣,停止用王安石《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的根据,篡改熙宁,元丰时史官记录,重新编纂《神宗实录》,甚至将神宗时取得的米脂4寨归还给西夏。由于这些事发生在哲宗元祐年间,故称“元祐更化”。王安石被贬后于1086年抱恨死于金陵。

  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以“绍述”神宗成法为名,于次年改元绍圣,起用新党章悖、曾布为相,贬逐旧党,尽废元祐法度,恢复神宗各项新法,史称“绍圣绍述”。但这时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派系之争越来越多地陷入个人恩怨之中,新法只是他们相互倾轧,扩大权势的工具。徽宗上台后,依然实行王安石新法,直至北宋灭亡。

  王安石变法收到了积极效果。新法的推行使部分农民暂时得到了一些实际利益。青苗法抑制了兼并之家的高利贷盘剥,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募役法规定享受免役特权的豪强之家及寺院地主也有所负担,减轻了农民的赋役,使他们在生产上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田水利法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直接起到了组织和推动作用。新法在程度上解决了宋朝的财政困难,一度使收支达到平衡,国库有了积蓄,初步实现了“富国”的目的。置将法和保甲法既加强了对禁军的调整和训练,增加了军队战斗力。又把农民编制起来,防止农民反抗。同时也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重要力量。了对辽夏的防御能力,改变了北宋被动挨打局面,初步实现了“强兵”的愿望。

  虽然变法取得了成功,但毕竟是失败了。其原因有:第一、变法的各项措施没有抓住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没有推出解决造成社会危机的“冗官、冗兵、冗费”的强有力措施,只着重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治其标,末治本。在执行中,各项措施变成了直接地、巧妙地收取更多赋税和息钱,成了聚敛财富的途径和手段。变法后,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是政府经商所得的利润,放高利贷所得利息以及加税和变相加税的收入。变法的某些措施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活跃,社会风俗随之变化。而变法却以国家政权力量剥夺商人、高利贷者、中小地主及一部分农民的利益,一些大商人,高利贷者又千方百计将自己的损失转嫁到下层劳动者身上,结果谁也无力与政府竞争,只好倒闭,商品经济出现畸形发展趋势。第二,变法缺乏强有力支持。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主张。神宗虽有热情,但遇到反对派的攻击就怀疑动摇。高太后扶植反对派,俱废新法。第三,急于求成。在条件不成熟、措施不完善情况下新法匆匆制定,又匆匆推向全国,人们一时不能理解和接受。此外,王安石本人听不得不同意见,用人不当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虽然如此,王安石作为解决北宋“积贫积弱”的改革家,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家、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在历史上永远占有重要地位。

  (2)澶渊之盟

  契丹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末到五代,契丹逐渐强大,并不断向外扩张。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今天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了契丹国,是为辽太祖。辽太祖向西北、东北扩张,并且灭了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渤海国。926年,辽太祖病死于扶余(今吉林农安境),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947年,辽太宗人开封,灭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国。辽太宗之后的是世宗、穆宗、景宗、圣宗。

  982年,年仅12岁的圣宗继位,他的母亲承天皇太后掌握政权。辽圣宗即位前,宋太宗灭北汉。宋太宗发动了对辽的雍熙北伐,辽圣宗和承天皇太后为对抗宋军,到前线进行督战,宋军遭到失败。宋太宗晚年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内控制和对人民起义的镇压上。为了防止辽军的进攻,太宗在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的西北,东至泥姑海口(今天津塘沽附近),九百里长的,筑起堤坝蓄水,又利用原有的塘泊,构建了一条防线。北宋对辽已经由攻势转为一种纯粹的防御。宋真宗继位后,辽自999年后,数度南下,深入到霸、雄等十多个州。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圣宗和承天太后带领辽军南下,闰九月,人宋朝境内,十一月在连破一些州城后,直抵澶州,直接威胁宋的都城开封。宋君臣震动。王钦若和陈尧叟主张迁都。宰相寇准和毕士安坚决主张宋真宗亲征。经过激烈的争论,真宗终于亲自出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辽的大帅萧挞览中伏弩而死。宋真宗至澶州,渡河抚慰诸将。辽军受挫,难以支持战争继续进行下去,于是辽军请和。宋宰相毕士安也主和,宋真宗对抗辽本来就是举棋不定,此时极希望尽早回师,便同意议和。经过几次交涉,双方议和成功。和约规定:宋辽仍以白沟为界,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输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维持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相对的稳定局面。宋开放宋辽之间边境上的榷场贸易,双方百姓的友好关系得到发展。

  (3)岳飞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出身农家,做过佃客。20岁起应募参军,参加过保卫开封外围的战役。1127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而受革职处分。后投河北招抚司,被张所破格提为统制,随王彦、宗泽与金作战,屡立战功。宗泽死后,从杜充南下。1130年5月收复建康,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1132年秋,驻屯江州(江西九江),随后负责从江州到江陵的防务。1134年收复襄阳、郢、随、唐、邓、信阳6州郡,因功升为清远军节度使,晋封为武昌开国侯,驻守鄂州(武昌),时年32岁。

  (4)经济重心南移[page]

  2.元朝

  (1)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管理一行省的军政大事。行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诸职。当时全国分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此外还有高丽行省。由中书省直辖的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称腹里,有关事务由中书省下辖的六部掌管。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其长官均称达鲁花赤。基层行政机构,农村有社、乡、都,乡设里正,都设主首。城市有隅、坊,设隅正、坊正。为发展农业生产,至元七年(1270年)二月,元政府下令全国各地以自然村编社,50~100家为一社,设社长,专管劝农。元朝明令限制蒙古贵族在封地内自行派遣官吏之权,不允许其在封地内横征暴敛。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保证了中央集权,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2)澎湖巡检司

  台湾、澎湖地区,在元朝同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元朝初年,澎湖隶属江浙行省,后改属福建行省。

  澎湖巡检司是我国元朝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b元朝政府通过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并征收盐税。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加强了元朝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1239年,窝阔台次子阔端派道尔率兵进驻吐蕃。1247年,喇嘛教萨迦派领袖萨班与阔端协商,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西藏正式归蒙古国管辖。

  宪宗蒙哥三年(1253年),忽必烈在六盘山召见萨班之侄法王八思巴。忽必烈即位后,封第七子奥鲁赤为西平王,世代以吐蕃地区为封地。封八思巴为国师,并派他担任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行政事务的总制院第一任长官。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其长官院使掌西藏实权。宣政院地位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相等,铨授官吏和处理大小机务,不必通过中书省,直接奏报皇帝批准。西藏有重大事件,则设立行宣政院前往处理。元朝将藏族地区划分为三道,置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和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管之。宣慰司之下,置元帅府、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藏、汉杂居区则置路、府、州、县。从宣慰使到万户各级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元朝还在西藏派驻镇戍军。此外,元朝政府还在西藏设置驿站、调查户口。元朝所设夏鲁丁万户府城址遗迹,至今犹存。

  总之,从元朝开始,西藏地区已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西藏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是由元朝政府规定的。

  (3)民族分化政策

  元朝统一后,蒙古族成为统治民族,但蒙古族是一个人口数量少而且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为了加强其统治民族的优越地位,巩固统治秩序,元朝统治者利用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交织的特殊形势,特别是在民族间人为制造矛盾,以达到其削弱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分而治之的目的,实行了带有歧视和压迫色彩的民族等级制度。他们把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高原上的各部,他们是特殊的社会阶层,享有许多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维吾尔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欧洲各国人;第三等是汉人,是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渤海、女真等各族;第四等是南人,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南方汉族和其他各族。元朝统治者对各个等级在政治、法律、科举、经济负担等方面作出不同的规定,如在各级统治机构中,正职一律由蒙古人担任,汉人、南人只能担任副职。

  尽管如此,但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并不能掩盖其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实质,蒙古人虽被划为第一等级,而广大的蒙古族下层民众却和汉人、南人中的广大劳苦群众同样被剥削和奴役,苛重的赋税剥削和兵役使他们日益贫困,难得温饱,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甚至有的人沦为奴隶,被贩卖到海外。相反,汉人、南人中的大地主、大官僚和军队将领,由于他们忠实地效力于元朝统治者,享受高官厚禄和各种特权,与蒙古贵族并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一般的汉族地主,也同样受到元朝统治者的保护,他们“广占田地,驱役佃户,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赏,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恣纵妄为,靡所不至”。所以,元朝统治的实质是蒙古贵族联合各族上层对各族劳动人民的联合专政。因此,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在唐代雕版印刷的基础上,于北宋仁宗年间由刻字工人毕异发明的,方法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活字,人火烧硬。在铁板上置一铁框,框内铺一层松脂、蜡、纸灰,将活字依次排入,然后加热铁板,使松脂、蜡熔化,用平板把活字面压平,松脂等冷却后,即可在字面上着墨印刷,印完后再加热铁板,取下活字,以备再用。活字印刷是印刷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飞跃,为人类文明的传播和进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活字印刷术最先传人高丽,高丽人发明了铜活字,后又传人日本、欧洲。元朝王桢改进了木活字,并创制了便于拣字的转轮排字架。在欧洲,至15世纪中叶,德国谷登堡才开始制成字母活字印刷圣经。[page]

  (2)指南针和火药

  指南针

  指南针发明之前,早在战国时人们就用天然磁石琢成勺状,制成名叫“司南”的仪器,用来指示方向。至北宋,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技术和磁针的装置使用方法,使指南针的制造更简便,指极更准确。北宋初年,中国人最先发现了地磁偏角,沈括是在世界上最早记录地磁偏角的人,在西方,哥伦布在1492年探险途中才发现了地磁偏角。指南针在北宋。时已被用于航海,“舟师”在看不见太阳、星星的阴天用指南针辨别航向。元朝时,不论阴天、晴天都用指南针指示航向。

  火药

  火药最早起源于道士的炼丹活动,北宋初年开始应用于军事,开宝八年(975年)进攻南唐曾经使用火箭、火炮等,北宋官府有专门制造火药武器的作坊。仁宗时成书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许多火药武器的名称和用于燃烧、施放毒气等的不同火药配方。宋朝与辽、金、元的战争,推进了火药武器的进步,在北宋末年的开封保卫战中,使用的火药武器就有火箭、火炮、蒺藜炮、霹雳炮等。南宋时制造管形火器“长竹竿火枪”和“突火枪”,前者是竹管装药发火烧伤敌人,而后者则是竹管内置“子窠”(类似后世的子弹)于火药前,点燃火药后即能发射出“子窠”,这是能发射子弹的步枪的先声。金朝在与蒙古作战中,使用了“震天雷”,以铁罐装药,爆炸后铁甲皆透,燃烧面积可达半亩以上。元朝则最先铸造和使用了铜炮——铜火铳。火药在南宋时经海上传至西南亚各国,火药武器是蒙古西征时传入阿拉伯国家,又经阿拉伯国家传人欧洲的。欧洲人14世纪才学会制造火药,比中国晚400年左右。

  (3)沈括

  沈括(1032~1096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人。他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著作多已失传,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是他晚年所写的名著《梦溪笔谈》30卷(包括《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在《笔谈》中,作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十分广泛的领域,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沈括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作用,他在写给欧阳修的信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黄黑花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沈括的科学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天文历法方面。他在兼管司天监期间,曾破格选拔平民出身的天文历算家卫朴进入司天监任职,主持编修《奉元历》,以 365.24358日为一回归年,虽比今天实测的365.2422日稍大些,但比当时通行的历法要精密得多。同时,他在《补笔谈》里,还提出了彻底改革旧历法的主张: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不管月亮圆缺,只管时令节气;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月相间,不置闰月。这种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份完全统一起来的历法,很适合于农业生产的需要。700年后,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天历》,以及20世纪30年代英国气象局开始用于农业气候统计的历法《耐普尔·肖历》,都与沈括的“十二气历”大体相同。

  (4)郭守敬

  元朝的天文学成就是空前的。特别是由郭守敬、王恂、许衡等制定的《授时历》达到了中国古代历法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河北邢台)人,是一位在天文、水利、数学等方面都颇有成就的科学家。在接受制定新历任务后,他主张通过实测来编制新历,请求政府设置监候官(专职测验人员)14员,分往全国27个测验所,进行实测。当时的河南登封观星台和‘“量天尺”,至今犹存。当时实测范围“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其最北的北海测验所,已至北极圈附近。经过使用新发明和改进了的天文仪器认真实测之后,又继以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在宋代《统天历》的基础上,于至元十七年(1280年)完成了历法的改进,制定出新历,元世祖赐名为《授时历》。

  《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回归年的实际周期相比只差26秒,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阳历(格里哥莱历)一岁周期相同。但格里哥莱历为1528年制定,比郭守敬《授时历》晚了两百多年。《授时历》所推算的黄赤交角为古度23.9030度,约折合今度 23°33'34”,理论推算值误差仅1'36”。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年)曾引用郭守敬的测定值,并给予高度评价。《授时历》行用364年,是我国推算最精确和使用最久的历法。

  郭守敬为了观测天象,创造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极仪、玲珑仪、景符等近二十种天文仪器。其中1276年创制的简仪所达到的精密度,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而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eho Brahe,1546~1601年)于1598年才发明了同样的仪器。

  (5)宋词元曲[page]

  宋词

  宋代文学中,宋词已经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峰。词是曲子词或词曲的简称,由近体诗演变而来,故又称长短句或诗余。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也叫词牌。词始于中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据唐圭璋所编《全宋词》,共著录词人1330多家,作品19900多首。主要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柳永和苏轼。

  柳永,建州崇安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景祐占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他喜欢作歌词,常和乐工合作。当有人把他推荐给仁宗时,仁宗竞以“且去填词”四字回答他。他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多有牢骚,放荡不羁,创作了大量适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抒发羁旅行役之情和描写妓女生活,城市风光,作品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擅长白描,语言通俗,曲尽委婉,代表作有《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诗词散文皆享盛名,其文纵横恣肆,挥洒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题材广阔,清新雄健;词风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是豪放派的创始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是其代表作。

  南宋词人中陆游、辛弃疾是杰出的代表。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以诗见长,其词慷慨激昂,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辛弃疾,字幼安,别号稼轩,一生从事抗金活动,写下了不少悲壮激烈的爱国诗词,《稼轩词》中收有他600多首词。

  元曲

  元代文学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元曲。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两种。剧曲当时称为杂剧,在元代极为盛行,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据元钟嗣成的《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太和正音谱》的记载,约200多人,剧目600多种,保存到现在的还有160多种,其中完整的有130余种。

  (6)《清明上河图》

  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且日益增多。这是南北宋时期绘画的一个特色。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在南北宋的风俗画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了北宋开封汴河沿岸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反映了宋代商业、运输以及社会关系的某些侧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7)《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文章关键词: 选调生 备考 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