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年事业单位考试高频考点之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2019-01-21 11:50:4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一、商品

  1.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 商品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区别:两者不能同时被同一所有者拥有

  联系: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C.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

  3. 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货币

  1. 货币的起源: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般等价物为中介的商品交换—金银成为固定一般等价物的交换

  2. 货币的本质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其本身不具有价值。

  3. 货币具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现实货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支付手段:交钱与交货时间不同(延期支付)

  贮藏手段:足值的货币

  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5.货币的数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首先给工人和农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一般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的生活;通货膨胀却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极大利益。)

  (3)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通货膨胀现象正好相反。

  (4)区别与联系

  实质: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原因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

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

直接引起物价下跌,影响企业与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困难,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失业率上升

对策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并努力扩大出口

 

  三、价值规律

  1. 内容和要求: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通过价格表现出来

  2. 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效率的

  (3)促进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