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文章阅读5题

2019-12-05 14:15:2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沫起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吉利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入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海洋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20多倍。

  科学家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科学小组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B.向南极海域倾倒硫酸铁

  C.向南极海域投放硫酸铁以增加浮游生物数量

  D.向南极海域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

  1.2.

  国际科学家小组进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铁研究的可行性的依据是( )。

  A.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铁元素可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硫酸铁可以让蓝色变绿。

  C.硫酸铁可大幅度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促进叶绿素增长。

  D.实验证明铁元素可以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

  1.3.

  对文中划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1.4.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海中释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既可检测铁的去向,也可辅助硫酸铁起到相应的作用

  B.海洋生产力包括蓝色海洋变绿,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成倍增长

  C.在南极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D.向海内投放硫酸体后,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行事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过去,是生产决定需要。工厂生产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老百姓就得人人穿中山装。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是需要决定生产。你再生产千篇一律的中山装,老百姓不买你的帐,他们的意志通过市场表现出来,逼着你去开发新产品,实行“产品革新”。

  当然,市场推动技术发展,并不意味着技术发展完全决定于市场。众所周知,技术革新包括“产品革新”与“工程革新”这两个侧面。显然,产品革新需要工程革新给予支持,工程革新也需要产品革新加以引导。

  市场既然具有刺激产品革新的作用,当然也对工程革新具有间接的刺激作用。特别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广大企业努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些都要通过工程革新来实现。

  然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市场仅仅是刺激工程革新的“外因”,而直接导致工程革新的内因,则在于生产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尚未发生革新的生产环节乃至整个生产技术体系出现“工程革新”。

  由此可见,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市场和生产。[ ]对“产品革新”的推动作用更为直接、明显。

  记得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于生产,如果生产搞不好,无论采取什么经济政策都将无济于事。”

  战后美日技术发展的比较,为说明以上道理提供了生动的例证。本来,从半导体到汽车到电视机,重大的产品革新都是由美国人实现的。然而,“后来居上”的日本人在上述所有产品的竞争中都把美国人打败了。日本人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靠重视生产,重视工程革新。日美竞争力的差距主要体现于两国生产的差距、工程革新的差距。

  与日、美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科技体制的一个独特之处是,我国的科技主力军在企业之外,而人家的科技主力军均分布于企业之中。虽然多年改革,我国科技主力与企业分离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当然,技术市场的迅速发展,给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架起了“金桥”,大大加快了许多“产品革新”的成果向企业的转移。但是,在那些必须与生产紧密结合、必须通过在生产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激发与实现的“工程革新”方面,企业究竟能够向远离生产的科研单位“买”到多少成果,究竟能否靠一个“买”字解决问题?

  据报道,由于受“经商热”等的影响,在许多重要企业,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企业科技人员还在“外流”。生产在呼唤技术人才,而技术人才却在离开生产,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总而言之, 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这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不保持平衡也不行。

  2.1.

  第3自然段中“这些”指代的是( )。

  A.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革新

  B.市场具有刺激产品革新的作用,也对工程革新具有间接的刺激作用

  C.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D.通过工程革新来实现的成本降低

  2.2.

  “显然工程革新的发生与实现,是与生产密不可分的。”这个句子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哪个位置?( )

  A.第3自然段前面

  B.第7自然段前面

  C.第4自然段后面

  D.第7自然段后面

  2.3.

  与第2自然段中,“市场推动技术发展,并不意味着技术发展完全决定于市场”这句话的意思不一致的一句话是( )。

  A.市场并不能完全制约技术的发展

  B.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市场

  C.市场并不能完全决定技术的发展

  D.市场并不能完全决定于技术的发展

  2.4.

  空格处,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指的是( )。

  A.产品革新与工程革新

  B.市场与科学技术

  C.市场和生产

  D.科技人才与管理

  2.5.

  文章[ ] 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A.生产

  B.激烈竞争

  C.市场

  D.科研能力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