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5国考备考:类比推理成语典故必看

2014-11-07 17:04:32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类比推理是国考判断推理的必考题目,通常题量为5-10道。类比题目考查的难度一般不是很大,但有些题目还是需要在平时下功夫,注重平时的积累,则在考试时就很容易轻松得分。其中成语类、典故类类比推理题目便是如此,并且考查经久不衰,有些考试中甚至出现旧题新考的现象,这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了解的话很可能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因此建议广大考生朋友要注重日常积累成语典故知识,当然这也是行测言语部分必须进行的一项功课,因此复习好成语典故知识可谓是一箭双雕。下面京佳教育公考研究 就以过往经典真题为例对这一类问题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考生朋友的备考有所!

  成语、典故类题目的主要考查方式:

  一、典故与人物的对应关系

  【例1】纸上谈兵:赵括

  A. 指鹿为马:秦始皇 B. 暗渡陈仓:韩信

  C. 草木皆兵:项羽 D. 世外桃源:陆游

  【答案】B。京佳解析:本题考查典故与其所对应的人物关系。纸上谈兵对应的人物是赵括。指鹿为马对应的应是赵高,排除A;草木皆兵对应的是前秦皇帝苻坚,排除C;世外桃源对应陶渊明,排除D;暗度陈仓对应的是韩信。故选B。

  【例2】廉颇:负荆请罪

  A. 匡衡:凿壁借光 B. 夫差:卧薪尝胆

  C. 司马光:忍辱负重 D. 诸葛亮:望梅止渴

  【答案】A。京佳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和与其相关的成语典故。B项卧薪尝胆为勾践;C项司马光为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忍辱负重讲的是司马迁;D项诸葛亮足智多谋,望梅止渴讲的是曹操。故选A。

  二、成语的意思,近义关系、反义关系等

  【例3】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A. 风流倜傥:风姿绰约 B. 人老珠黄:明日黄花

  C.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D. 虎视眈眈:咄咄逼人

  【答案】C。京佳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关系。螳臂当车和自不量力是近义词关系。A项,风流倜傥多形容的是青年男子,而风姿绰约形容的是女子。B项,人老珠黄是指人衰老而不被重视,就像年代久了变黄的珠子一样不值钱,尤其比喻女子;明日黄花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C项,瓜熟蒂落和水到渠成是一对近义词。D项,虎视眈眈指像老虎一样凶狠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良,伺机攫取。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故选C。

  【例4】班门弄斧:布鼓雷门

  A. 曲高和寡:雅俗共赏 B. 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C. 爱不释手:弃如敝履 D. 投鼠忌器:声名狼藉

  【答案】B。京佳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关系。“班门弄斧”和“布鼓雷门”都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为近义词。B项,“囫囵吞枣”比喻笼统的接受,不加分析甄别,同“不求甚解”是近义词关系。“曲高和寡”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雅俗共赏”指形容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两者是反义词。C项,爱不释手和弃如敝履是反义词关系。D项,“投鼠忌器”比喻做事有所顾忌,不敢放手去干;“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故选B。

  【例5】言而有信:言而无信:承诺

  A. 童叟无欺:明码标价:交易 B. 心满意足:贪心不足:满意

  C. 言之凿凿:口说无凭:证据 D. 文思泉涌:搜索枯肠:知识

  【答案】C。京佳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言而有信和言而无信是反义词,分别用来形容是否履行承诺的;心满意足和贪心不足也是反义词,分别用来形容是否满足而不是满意。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根有据,“口说无凭”是指单凭口说,不足为据,是指有证据和没有证据两方面情况,与题干一致。故选C。

  三、成语的褒贬色彩

  【例6】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A.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B. 焦头烂额:狼狈不堪

  C. 困兽犹斗:狗急跳墙 D. 画蛇添足:鹤立鸡群

  【答案】C。京佳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关系。狐假虎威和狗仗人势是一对近义词,并且都属于贬义词。C项,困兽犹斗和狗急跳墙都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两者都是贬义词。A项两者都是褒义词,B项“焦头烂额”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狼狈不堪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D项“画蛇添足”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故选C。

文章关键词: 国家 备考 类比推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