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陕西军转改革让安置更阳光

2014-12-01 12:50:5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对于正团职军转干部方勇来说,2014年10月28日注定令他难忘。这天上午8点半,在众人瞩目下,方勇第一个走上陕西大会堂主席台,登记、选岗、签字、捺印……1分钟便从备选名单里的62个省直部门中选定自己心仪的单位。

  几乎同步,方勇的名字便出现在台子中央大屏幕上“省纪委”一栏,这意味着该职位已经有“主”。此时,方勇长舒一口气,隐藏心底的担忧消失了:“转业不求人这个梦终于实现了!”

  当天,和方勇一样,558名团职、营职及技术干部通过“2014年省直部门(单位)军转干部功绩制排名选岗会”选定自己的单位,这背后折射出陕西省践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决心和行动力。

  今年起,我省对省直接收军转干部安置方式进行“大手术”,首次实行量化考核、功绩制排名选岗安置,并加大政策向功臣模范、艰苦边远地区、特殊岗位、基层转业干部的倾斜力度,初步形成“背景硬不如军功章硬,关系大不如贡献大”的安置导向。

  制度倒逼权力入“笼”

  陕西是兵源大省,也是军转安置大省。作为西北五省的桥头堡,每年一到转业季,总能在各厅局单位门前看见一道独特的“风景”:军转干部“夹着包包到处跑”。

  “转业意味着二次就业,关乎着军转干部的后半生,不得不早作打算。”方勇坦言,按照习惯思维,也曾动过“找人”的念头,即使他顶着对越老山轮战荣立一等功的光环,但能否顺利安置到理想单位,仍未可知。“不确定因素太多,虽然论功绩我排名靠前,但能选的单位少,如果进入双选环节没有单位选我,就只剩被动地保底分配了。”

  客观看,近年来在地方编制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省安置军转干部的力度并不弱:即使肩负西北五省60%军转安置重任,仍然能将绝大多数军转干部安置在公务员或参公岗位,比较有效地达到部队、地方和转业干部“三方”满意,也获得国家和大军区的认可表彰。但原有安置方式也存在着活动余地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短板。

  比如,非现场公开选岗,是否私下预留岗位,存在监督难;“双选”中,选择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且每个单位标准不一,有失公平;当好单位只有一个时,如何分派,缺乏量化“标尺”。另外,功绩制选岗范围太窄、保底分配多是“冷衙门”也让军转干部倍感无奈,托关系、找熟人成了最“靠谱”的办法,也为腐败滋生提供了“温床”。

  “针对问题,省上决定在国家总的改革框架内,对军转安置进行改革。”7月3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江泽林在省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小组会议上强调:“不仅要坚决改、彻底改,而且要规范化、制度化,坚决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此前一个月,省委书记赵正永专门就此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提出军转安置要“面向公检法司政法系统、面向执法监管系统、面向公益事业类,加强基层”,这为我省今后的军转工作指明方向。

  “作为一个单项工作,很少出现由省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的情况,这足见省上对此次改革的重视。”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军转办主任史新喜介绍说,按照指示精神,将往年按编制比例下达计划调整为突出重点、实行分类安置,政法系统、执法监管系统和公益事业类安置计划较去年分别增加63名、44名和24名,并决定对省直接收军转干部统一实施量化考核、功绩制排名、现场选岗。

  8月22日,由省军转办大改10多次的一套全新安置政策经省委常委会审定通过。按照正团职、副团职、营职以下(含专业技术干部)三个职级编制省直接收安置计划,依据在部队服役期间的立功受奖、军龄、任职及年限、学历、艰苦边远地区或从事特殊工作年限等内容考核计分,其中团职干部直接考核计分排名,营职以下干部考试后,按“考试+考核”计分排名,最终各职级干部分别按照分数高低依次选岗。若放弃选岗,以后地方原则上不再安置,如果列入第二年转业安置的,在最后总分中扣减7分后功绩制排名选岗。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谁也不用找,找谁都没用’!”军转干部程伟没背景、没关系,自去年年底确定转业,就遵照“前辈”嘱咐,早早印制了30多份精美的自荐书,准备到省上各大部门“推销”自己,结果全都没用上。“几乎所有的省直厅局单位都在计划范围内,每人分数是多少、排到啥位置、能选啥单位,大伙心里都是明明白白一本账。”

  改革释放积极“信号”

  选岗只有短短几分钟,但选择的基础却要延伸到军转干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部队表现。

  “以前部队表现只体现在简历上,能否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是个未知数,现在竟成为决定安置好坏的主导因素之一。”曾在新疆哈密地区服役24年的吕宏军起初总担心在边远艰苦地区待久了,回来后不认识人,安置得不好,没想到也轻松选到了满意单位。在他看来,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的边远艰苦地区不仅生活困难,而且作为军人,经常要执行平叛平暴任务,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这次能把政策向功臣模范、艰苦边远地区、服役时间长、特殊岗位的转业干部倾斜,将部队表现作为量分依据,不仅让军转干部感到安慰,更让现役军人感到安心!”

  和吕宏军一样受益的,还有副营职干部王乐璋。他告诉记者,营职干部以前只有考试过线,才能选公务员或参公岗位,如今打破了岗位限制,公务员、参公和事业岗位随便选。“没想到我的总分竟然和其他两名干部一模一样,这意味着谁先选岗,谁就多出两个挑选余地。”王乐璋说,最终因为他的服役时间在三个人中最长,按照政策优先选岗。

  据了解,在考核计分中,军转干部荣获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全国和省部级荣誉称号以及荣立一等功的直接排名。若排名相等,则依据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年限、军龄、任职时间、学历和年龄次序排列名次。

  “一套好的安置政策,不仅着眼于当下,更着眼于未来。”省军区转业办主任张海山认为,新政不仅影响着今年558名省直军转干部,更向所有现役军人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在部队,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只要踏实长干、立功受奖,转业安置自然水到渠成。

  “不仅全程录像,还特别邀请新闻媒体全程报道。这阵势,让‘条子多’、‘招呼多’等不正之风‘见光死’!”虽然下午才轮到营职干部选岗,但正营职干部杜炜还是一大早就赶到现场,提前积累经验。

  他告诉记者,会场外,公示板上悉数公布着各职级军转干部的分值排名和安置计划;会场内,整墙般的大屏幕上,哪些单位已选、哪些单位可选一目了然;候选席上,除了军转干部,还有陪同的家属、助阵的战友,大家目光齐刷刷盯着大屏幕,时刻关注着单位变化。

  实际上,各职级军转干部的分值排名和安置计划已多次在省人社厅官网、省军区、武警陕西总队等地公示,不仅方便军转干部本人核对,也有利于彼此间的互相监督。

  “目的只有一个,让军转安置全程透明,重回公开、公平、公正的主干道。”省人社厅厅长翟四虎表示,改革的初衷就是要从根子上杜绝写条子、找门子等人情关系的干扰,遏制钻空子、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的蔓延,纠正“有贡献不如有关系”的错误认知。

  政策完善仍“在路上”

  对于新政改革的效果,史新喜总结为三点:干部安心等安置的多了,四处找关系的少了;单位积极接收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各方满意度高了,埋怨情绪少了。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陕西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与改革研究所所长王彩梅教授认为,军转新政是以深化改革来解决公平问题的一次积极实践,从制度和程序上防止了以权谋私,促进了在全社会树立讲资历更讲贡献、重考试更重表现的良性用人导向,为我省各级政府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提供了范式。“改革不是最终结果,而是手段、是过程,不断总结完善军转安置政策和制度是关键。”

  11月3日下午2点半,方勇和其他团职干部代表一起来到省政府大院,参加常务副省长江泽林召开的座谈会,像这样的座谈会已经召开了三次。

  “不仅要听取排名靠前的干部意见,更要听取排名靠后的干部意见。”省人社厅军官安置处处长、省军转办副主任李俊春介绍说,为了及时总结和完善政策,省上曾多次召集军转安置工作相关部门谈情况、提要求,也分别召集不同兵种、职级军转干部座谈,征求意见。

  一些军转干部反映,政策上倾斜边远艰苦地区和长干立功者无可厚非,也心服口服。但每个部队使命不同,每个人的岗位不同、奉献不同,希望完善分值权重,让量化考核更科学、更合理。

  “从排名看,有功的和边远艰苦地区的同志几乎都排在了前面,这是一种政策导向,落脚点是军转安置工作要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贡献力量。”史新喜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军转工作是国防建设和强军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安置好军人,更要一盘棋全面考虑。“目前执行的分值,来自于国家相关规定,如何与陕西省情、军情更好结合,还需在调研基础上探索健全量化考核标准体系,相信会更加完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一些省直厅局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新政让他们从“收条子”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不用再“动脑筋”去平衡各种权力关系,但失去“择人权”的他们也在为人岗不适而担忧。

  “主要原因还在于军转干部对岗位的理性选择及其岗位内涵的理解不够。”王彩梅认为,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公示,让干部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作出理性选择;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特殊岗位单列出来,组织专场选岗会,让具备相应专业特长或资质的军转干部根据考核排名依次选岗。

  李俊春认为,在公开透明的框架下,将决定命运的权柄交给军转干部,或许会存在追逐权力部门、盲目选岗的现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军转干部自身的内在动力。“岗位是自己选的,必然会想方设法胜任新工作,从而为地方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打分体现公平,自选体现公正,公示体现公开。”翟四虎表示,新政将是我省军转安置的主流趋势,明年将在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推广开去,争取让改革红利惠及每位军转干部,真正实现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记者:张帆)

文章关键词: 军转 陕西 安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