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农信社改革即将进入收官之年 痛点与难点并存

2015-08-13 14:33:5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网站http://www.jingjia.org/

  2011年8月,银监会曾提出要通过5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截至2015年8月,农信社改革已经走完第四个年头,即将进入最后的收官之年。各省也纷纷加快推进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步伐。

  近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山东今年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

  根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665家,农村信用社1596家。农信社数量仍是农商行的2.4倍。虽然2015年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势头迅猛,但改革压力依然艰巨。

  改制中的痛点与难点

  农商行改制农信社过程中,既有老企业的各种历史遗留问题,也有新银行的转型问题。

  很多农信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率较高,这是改制中的一大难题。有学者指出,由于历史上国家对农信社的政策性定位模糊,既想让农村信用社承担政策性职能,服务三农,又不愿为其亏损买单,导致农信社不良率普遍较高。

  济南农商行董事长马立军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该行在由农信社组建农商行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不良贷款等历史遗留问题。

  今年年初成立的济南农商行注册资本35亿元,由三家农信社撤销法人机构组合而来。其前身分别是:山东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济南市历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济南市长清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家机构曾由于不良贷款率过多达不到国家组建农商行的标准。

  马立军称,在组建农商行过程中,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一些列优惠政策清除原农信社不良贷款,包括将原农信社一些没有证的土地、房产资产补齐证件,动用公检法手段清除不良贷款,最后再由农商行股东共同出资消化部分不良贷款,才最终完成了农信社向农商行的改制工作。

  事实上,改制后的新银行也并非万事大吉,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即将完成,农商行在内部运行机制、管理体系,都迫切需要转型与升级。

  改制之前,农信社享受政府程度的政策优惠,但是组建商业银行之后,就与大型国有股份制银行站在了同一平台,不但不能享受农信社的优惠政策,存款准备金率的优势也不再明显。

  此外,利率市场化也给农商行带来了不小压力。农商行不得不在产品创新和资本运作上加大力度。目前济南农商行不断拓展理财业务,货币市场业务,希望通过与证券、保险、信托公司加强合作。“我们下一步的想法是拓展银行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业务,使之与传统存款业务比逐步达到4:6,中间业务收入。”马立军说。

  相比与大型商业银行,马立军认为,农商行小法人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是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另外,老农信社继承下来的与“三农”,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多年来“鱼水”关系,也是农商行的优势之一。再有就是网点机构比较多。

  商业性与公益性如何兼备?

  由于农商行对于支持“三农”、“小微”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支持区域发展的责任与讲究利润最大化冲突并存。“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我们的利差在收窄,我们既考虑利润,但不能单纯考虑利润最大化,我们支持的客户是非常分散非常小的,经营的成本比大银行要高,利润空间在缩小。”马立军说。

  一方面既要支持“三农”,另一方面却要尽可能多的将可用资金花出去。这几乎是所有农商行所面临的局面。而业界对于农商行商业性与公益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曾撰文指出,农信社可以走商业化道路,进行股份制改造,但这种股份制改造并不等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虽然其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走商业化道路,但服务的对象还应该以农村为主。

  而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杜晓山则认为,农商行的商业性本质使得他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不可化解的矛盾。一些农信社转型农商行后,“做大不做小,贷城不贷乡”的现象十分明显。

  杜晓山在日前一次调研活动中惊讶地发现,西部某县城2014年年底,当地11家商业银行对农户的贷款余额总居然低于一个公益性的小贷机构。这11家银行中有工农中建等大型国有银行,也有地方性的农商行、城商行和村镇银行等。而那家服务“三农”的小贷机构只是孟加拉国(green bank)乡村银行在国内的一种创新型非营利社团组织。

  杜晓山认为,在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金融,存在着政策性金融失灵和商业金融失灵。所谓政策失灵指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既没有针对小微,也没有针对农户的贷款服务。而国家政策对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补贴规模也极为有限,并且在传导上存在一些问题。所谓商业失灵则是商业银行不可能或极少支持农户,比较少地支持小微,小微的贷款满足率不到10%。

  某农商行工作的业内人士指出,就算农商行愿意小额贷款,但是受到的压力是:一些股东以银行的利益和存款安全为优先考虑与一些从农信社过去的对“三农”有感情的股东之间存在意见上的分裂。外部资本进入农商行之后,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第一需求,会遇到十分尖锐的矛盾。

  重庆民丰互助会负责人则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当地,公益性小贷组织与当地农商行并没有形成竞争关系,相反是互补的关系。“当地的重庆农村信用社已经改制成为重庆农商行,在偏远地区放贷、征信成本非常高情况下,农商行很少涉及。”该负责人表示。

  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