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7公职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32)

2017-06-27 10:33:4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1.现在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实际上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即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因为如果二氧化碳的供应量上升,植物就会更大量地消耗该气体,所以它们会长得更高大,繁殖得更茂盛,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终将保持稳定。

  下面(  )项如果正确,将最严重地削弱这一结论,即目前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A.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时,海水就会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

  B.植物腐烂时会产生甲烷,这是另一种能地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C.从工业革命开始时起,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引起了农业生产率的

  D.二氧化碳含量在地球的历史中多次上升或下降的事实说明有一些能逆转温室效应的生物作用

  2.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例如:泰勒斯是天文学家,他确定了1年有365天,曾预言不定期一次日蚀;阿那克西曼德制造过日晷等仪器,还制作过海陆地图。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自然科学家是古希腊哲学家

  B.有些自然科学家不是古希腊哲学家

  C.古希腊自然科学家都是哲学家

  D.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天文学家

  3. 去年某地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2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今年有人提出如果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投资,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可以增长四个百分点,对此有人反对,认为即使能够吸引到50亿元的资金,这一愿望也未必能实现。以下能够支持反对者意见的是(    )。(1)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2)该地今年很难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外投资;(3)该地不具备支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百分点的条件。

  A.(1)和(2)

  B.(1)和(3)

  C.(2)和(3)

  D.(1)(2)(3)

  4.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生态恶化,但不可能有不阻碍经济发展的生态恶化。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达了题干的含义?(    )

  A.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必然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B.有的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恶化,而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C.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可能阻碍经济发展

  D.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但任何生态恶化都必然阻碍经济发展

  5.根据美国人口普查报告,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1983年中等家庭收入比1982年增加了1.6%。通常情况下,随着家庭收入上升,贫困人数就会减少,然而 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人口普查司提供了两种可能的原因:影响深、持续时间长的1981-1982年经济衰退的持续影响;由妇女赡养的家庭人口数量和不与亲戚同住的成年人数量的增多,这两种人都比整体人口更加贫困。

  这个报告能得出以下哪个结论?(  )

  A.全国贫困率在18年里一直稳步增长

  B.如果早期的经济衰退仍带来持续的影响,那么全国贫困率会升高

  C.即使人口中有些家庭收入下降或未增加,中等家庭收入依然可能增加

  D.中等家庭收入受家庭形式变化的影响比受国民经济扩张或衰退程度的影响更大[page]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目前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会引起温室效应。

  论据:因为如果二氧化碳的供应量上升,植物就会更大量地消耗该气体,所以它们会长得更高大,繁殖得更茂盛,那么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终将保持稳定。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

  本题论点和论据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要削弱论点。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加强论点,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能够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B项削弱论点,植物消耗二氧化碳长得更茂盛,但植物都会有腐烂的时候,腐烂时产生的甲烷会引起温室效应,说明虽然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稳定了,但是能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并没有改变。C项跟温室效应无关;D项说的是二氧化碳的历史数据,不能直接否定“目前释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3.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论点,列论据:题干的论点是“即使能够吸引到50亿元的资金,这一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论点的是“无论能否吸引到50亿元资金,都不实现增长四个百分点的愿望”;此题没有论据,前面的“去年吸引国内外投资2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今年有人提出如果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投资,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可以增长四个百分点”是有些人的看法,而此题的论点是对这些人的反驳。第二步,运用加强技巧选择答案:“(1)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说明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因为国际形势,而不是因为吸引投资,即投资不能带动生产总值的增长,通过增加论据加强了论点; “(2)该地今年很难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外投资”,此题的观点是“无论能否吸引到50亿元资金,都不实现增长四个百分点的愿望”,所以(2)对观点没有任何加强的作用;“(3)该地不具备支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百分点的条件”,同样是通过加强论据来支持“不能实现增长四个百分点的愿望”。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4.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型,主要考查模态推理。对于第一句话“不必然任何经济发展都导致生态恶化”,调整模态词可以得到“可能有的经济发展不导致生态恶化”,进而移动否定词后可以得到“有的经济发展可能不导致生态恶化”。对于第二句首先将其调整为正序 “不可能有的生态恶化不阻碍经济发展”,按照上面的方法可以得到“任何生态恶化必然阻碍经济发展”。所以选择D选项。

  5.答案:C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话强调“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18年来的最高水平”,第二句话强调造成这种现象的两种可能的原因,一种是1981-1982年经济衰退的持续影响,一种是由妇女赡养的家庭人口数量和不与亲戚同住的成年人数量的增多。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题干说1983年中等家庭收入比1982年增加了1.6%说明中等家庭收入有所增长,而1983年全国贫困率是 18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不能说明>中等家庭收入的情况,题干没有涉及中等家庭收入所占比重,因此即使人口中有些家庭收入下降或未增加,中等家庭收入依然可能增加,符合推断。符合推断题干中只提到1983年的全国贫困率为18年最高,但并不代表贫困逐年增加,A项不符合推断。题千只是列出两种原因,经济衰退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原因,并非导致全国贫田的升高,所以B项无法由题干推出。题干中提到了贫困率增加的两种原因,并未分辨哪个因素影响更大一些,所以D项不能由题干信息推出。故正确答案为C。

文章关键词: 公职 练习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