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年公务员考试教育面试热点——小学某班级家委会竞选上演“拼爹秀”

2019-04-16 18:22:28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新闻回顾】

  晒名校学历、海归背景、高管职位,比车、比房、比资源……近日,上海一所小学某班级家委会竞选引发热议。

  “我工作于全球某投行,研究股市大数据,如果谁欺负我家孩子,孩子他爸会把你的股票砸到跌停,包括茅台。”这段在朋友圈热传的某校竞选家长委员会(家委会)的截屏消息,连日来引发网友热议。尽管一时难证真伪,但类似秀实力的现象却并不罕见。

  【家委会介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

  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在于加强联系沟通、增进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从国外的相关实践来看,类似于家委会的相关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国家,家长可以经由家长教师联谊会等类似家委会的平台,表达自己对于学校的政策、课程、人事等问题的意见,参与学校管理。家委会采取竞选的方式,有利于民主参与学校事务,家长们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让那些更有时间、更有条件和意愿的家长入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家委会有助于厘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边界,有利于学校推进现代治理。但家委会发挥正向功能的前提,乃是家长和学校各归其位,不能越俎代庖。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明确:家委会的基本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其第二条指出,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

  【积极意义】

  1.客观地说,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竞选激烈,这本身并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因为一般说来,家委会竞选越激烈,越能够选出最合适的家长负责家委会的工作,发挥好家委会的功能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而且,相比较而言,文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拥有资源越多的家长进入家委会,可以为班级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这一行为倒逼学校及家长审视家委会这一沟通平台,思考家校之间的关系问题,为后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的可能性。

  【消极影响】

  1.现实中一些家委会竞选,异化为一些家长的“名利秀”“关系秀”,不仅有悖于组建家委会的初衷,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家校合作关系,还可能对孩子们输出不良价值影响。

  2.家委会的“异化”,同时也是不正常家校关系的体现。

  3.家委会竞选成了“名利秀”,意味着家委会实质上沦为了“拼爹拼妈会”。这就让很多有责任心、热心和爱心并且愿意为班级和孩子服务的普通家长,失去了进入家委会的机会,进而让家委会失去了应有的对学校、老师的监督功能。从近年来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俨然只是承担了充当学校和老师“传声筒”的功能,干的事情似乎只有两件,不是向家长收钱,就是代替家长花钱,家委会成了名副其实的“收费会”、“花钱会”的代名词,不顾及寒门家庭孩子和家长的想法和家庭经济状况,助推了攀比之风、不正之风。

  4.现实中,部分学校在设立家委会时,过分强调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希望加以利用为学校谋实惠,而忽略了家委会的全面功能。

  5.家长们也希望借家委会为自家孩子挣“印象分”,把家委会片面地当成学校和老师的“传声筒”、“钻石临时工”,最终让家委会功能走了样。

  6.这样的家委会,或许能够给孩子带来一时的“享乐”,但这却会成为孩子成才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因为有主导权的家委会成员把家委会变成了资源、享乐的集中地,却不把对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作为关注点,也就是丢掉了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即孩子最真实的成长历程,是否真的学会了课堂上的知识。

  7.这样的家委会,还会在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心中种下“攀比”的种子,谁的爸爸资源多,就特别厉害,孩子也自觉高人一等,而没有“一技之长”家长的孩子,也就觉得自卑。这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才的。

  【反映的问题】

  1.家委会选举出现“拼爹”“拼妈”现象,根源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近年来,无论是“幼升小”等升学挑战带来恐慌,还是教育“抢跑”引发课外培训火热,都说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至关重要的事项,影响极其深远,牵动着无数人心。

  2.残酷的竞争、激烈的措辞,映照着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这既反映了中年人的时代焦虑,也反映了快节奏的当下为人父母的焦虑。

  3.一些有名利、有资源、有财富的家长拼命竞选家委会,说到底,恐怕不是他们十分有责任感、有爱心,真心想为班级和同学服务,而是想夹带私心。相比较来说,家委会成员与学校和班主任的沟通机会比较多,这让不少家长觉得可以乘机为孩子谋私利,比如安排在一个较好的座位,多给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等等。特别是在教育竞争激烈的当下,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利于自家孩子超越别人家孩子的机会。

  4.家委会职责的无限扩大,不能说全是家长的问题,有些学校校方和老师也在推波助澜——他们有意无意把家委会当成资源互换平台。

  5.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经济实力无法支撑更优质教育等问题,却是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条件—教育—孩子未来”三要素被紧密捆绑在一起,构成了优质资源“代际传递”的基本条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正在逐渐以孩子教育的形式呈现出来,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和普通家庭的孩子,将越来越难以实现人生的“逆袭”。

  6.一种过分“物化”教育的社会风气,无论是评价教育的价值以就业与否、工资高低为标准,还是家委会竞选过程抛资历,秀金钱、物质等方面的实力,都是将过度的物化因素引入教育和少年儿童心里的体现,这不利于良性的社会意识的构建。

  【具体对策】

  (一)国家及社会

  1.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类教育中的“名利秀”,国家、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切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必须想方设法提供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在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设施配置、教育政策倾斜、教育理念落地等方面拿出具体可实践的理论及举措。

  2.与时俱进地推进教育改革,吸收国外精华,结合本土实践,在升学、考查机制、人才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创新。

  3.社会应结合媒体、群众等各方之力,在舆论风向和典型榜样的塑造方面先行一步,努力塑造一些品德高尚、价值观正的精神灵魂偶像,避免社会物质化的走向。

  (二)学校

  1.构建良性的家校互动可说是当务之急,亟待从宏观层面加强顶层设计,从微观层面改进具体举措,科学设置其职能,清晰划分学校与家庭的权责边界。“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对家长而言,理性认识家委会的作用,怀抱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参与,也才能让这一平台释放更多正能量。

  2.要让广大家长对家委会竞选多一些淡定和从容,归根结底,是要规范家委会及其成员的权力范围,让家委会回归到纯粹的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桥梁功能上来,多代表家长向学校和老师反映心声,发挥应有的服务和监督功能,铲除家委会可能夹带的私利、私心,真正让那些有热心和责任感的家长可以进入家委会。

  3.要还变味儿的学校家委会本来面目,就要保证家委会成员由全体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具有较广泛代表性,热心学校公益事业,有强烈的责任心。

  (三)家长

  1.家庭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而学校教育系统传播知识,塑造其人格。只有学校和家长都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份利“公”心,在教育互动中各自扮演好角色,学校家委会才能发挥好应有的作用,才能让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让校园风气更纯净。

  2.家校互动应是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角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非干涉、影响学校教育。家长必须有清楚认识,学校也必须做好本职工作。要扭转这种不正常的价值观和做法,学校的态度至关重要。在家委会竞选中,按教育规律办事,把价值观和规则挺在前头,才能真正选拔出那些有热情、有能力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家长;而那些只知道“秀”的家长,也才会失去“秀”的舞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