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9年公务员考试教育面试热点——小学教师要不要直播课堂教学?

2019-04-16 18:23:44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新闻回顾】

  80后青年教师黄超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在网络上直播课堂内容,自己一夜间成了“网红”,迎接他的虽然有鲜花和掌声,但也有很多网友的口诛笔伐。

  “很多家长反映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只能按自己的理解给孩子辅导。”秋季刚开学,在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经与家委会商议,二年级语文老师黄超将时下最火的直播搬进了课堂,在映客上分享自己执教班级的上课情况。

  “黄老师要进行课堂直播。”消息一经传开,300多名观众涌入直播间,短短40分钟内,参与直播的家长不断“点亮爱心”、送出“映票”。黄超也经历平生第一次大规模“涨粉”,一下收获100个粉丝。

  进行第三次直播时,有网友将直播课堂的信息转发到微博上,令黄超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课堂直播引起了广泛争议,他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快,课堂直播活动被校方紧急叫停,所有上传视频也一并下架。

  有人为这种直播进课堂的创新方式点赞,有人对课堂直播存在种种疑虑。

  【积极意义】

  1.对于老师而言,直播课堂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有些教师上课穿着不注重形象,课堂纪律松松垮垮,教学过程也很随意,如果进行直播教学过程,就等于将老师置于监督之下,面对直播,老师的课堂就不能够敷衍,在程度上能够倒逼老师提前做好充分的备课,并且在课堂氛围、学生的引导上下功夫,如此才能够有信心在家长面前直播。

  2.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不知道教学进度,检查作业也不知道老师的教学要求,不明白自己孩子的学习习惯。通过观看直播,家长一方面能够了解老师的教学,监督老师的授课,对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对自己孩子的学习与表现认识也更直观,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好家校共育有积极意义。

  3.对于学生而言,班级容量偏大的情况下,老师不会注意到个别学生,因此,有的学生开始走神,做小动作,甚至搞一些恶作剧影响课堂氛围,但面对直播,因为知道有多一层的监督,对于一些学生的表现也有着提醒的意义,小学生都是希望获得表扬的,所以这样的监督会让他们更加自律以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家长的好评。

  【不足之处】

  1.老师过分关注家长的围观,而故意营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有作秀的嫌疑,让课堂失真,从而对于教学目的的真正实现无益。而直播过程中可以有收礼和打赏,这样也就有变相收礼的嫌疑。

  2.有的家长可能没有时间关注直播课,这样的直播对他们而言也就没什么意义。而有的家长可能反复盯着孩子的课堂表现看,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对于班级整体直播也可能会加重家长之间的攀比之风。

  3.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课堂中因为直播角度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高清面部特征,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截图利用,可能就会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直播也可能造成孩子隐私的泄露,让孩子有时时刻刻被围观之感。

  【理性看待】

  每一次新鲜事物的出现,难免伴随些许争议,这种争议应该在讨论中寻求共识,争取“最大公约数”。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开通课堂直播又是征求家长委员会意见的产物,是得到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授权”后展开的。因此,只要教师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依照课纲讲授内容,就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换句话说,直播平台只是传授知识的一种介质而已,通过创新形式,如果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就应该教师的这一举动。

  当然,课堂直播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或隐患,如:泄露学生隐私,影响学生学习,老师有敛财的嫌疑等,面对这些问题,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不应回避,而应积极寻求破解之策。

  首先,用技术手段保护学生隐私。直播手机固定在教室最后面,孩子们课堂活动“不露脸”,还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通过的变音设备对学生的声音做变音处理,基本可以解决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的问题。

  其次,通过回看视频学生。课堂表现欠佳的孩子,也不尽然是课堂直播造成的,对于这样的孩子,可以在直播结束后观看视频分析孩子表现不佳的原因,教师和家长积极引导,相信这样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的。

  再次,和家长提前沟通,杜绝打赏行为。案例中的教师全程没有和家长互动,更谈不上什么“索要礼物”“变相敛财”,如果直播前老师和家长讲清楚规则,严禁家长送礼打赏,那么直播敛财就更不可能了。

  最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课堂直播。对于课堂直播应该有更加宽松的舆论环境,当下教学方式的创新大多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而“互联网+教育”有效落地,是实现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

  当前,移动互联网无所不在,它连接教育,自然也连接人心。我们乐见更多的人为教育创新点赞,也乐见更多的教育创新能随着时间推移,打消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让“出发点是好的”的教育方式,经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