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文章阅读题

2019-07-01 18:16:1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文学较之哲学,除了共通的社会批判功能以外,还有其独特的风情。它有一种在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诗情画意,有美好的欣赏性,这就是文学的美感。将好的文学作品成功地拍成电影,更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在近代文艺作品中,《简·爱》和《音乐之声》就是充分展示文学美感的作品,一往情深地讴歌了生活的美和人类道德的伟大。

  但是,欧美进入高度发达的商品社会后,已经很难奉献这样的经典之作了,正像音乐领域已经很难再出贝多芬、舒伯特等大师的作品一样。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已经向简单化刺激方向蜕化。 当年爱凑热闹的美国人组成拥有数十个分指挥的万人乐队来演奏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而且还盛情邀请作者本人赴美指挥。结果施特劳斯一曲指挥下来便逃之夭夭,因为那隆隆的击鼓声有如炮击,那管乐齐奏也有汽笛齐鸣的味道,美感被破坏殆尽,而那些所谓的音乐人却在那里喜形于色。由此可见,经典作品在“杯水主义”和“快餐文化”时兴的氛围里,其美感很多都要被附庸风雅和“猪八戒吃人参果”式的囫囵吞枣所销蚀。

  现代人看起来太忙了,许多人在这忙碌的世界上生活,手脚不停。就好像在阿尔卑斯山上旅行,乘汽车匆匆忙忙地走过,没有时间回一回头,或者停一停步子,欣赏一下风景,结果,使这原本丰富美丽的世界,在我们眼中空无所有,只剩下匆忙和紧张、劳碌和忧愁。

  受世界流行风的影响,又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当今的中国文学也甚缺那种值得咀嚼的作品,而欣赏群也有点“顾不上”美感的仓促。缺乏哲学素养也许是文学美感短缺的重要原因,在文学评论类作品中尤其可以发现这一问题。文学作品是深沉还是浅薄,生活积累是客观条件,哲学素养则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现代文学中每每出现的诸如“终极关怀”“话语结构”等令人费解的新鲜辞令,其实都是作者思维概括力和阐发力不足而生出的“怪胎”;只有深入浅出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靠“造词”来吓唬民众,而这样做只能使文学的美感更加丧失。

  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今天跟以往相比,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已大为进步,生活的情趣和美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绚丽开放,只有缺乏竞争力却又好高骛远的人才感受不到“世界真美好”。因此,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

  1.1.

  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美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美感有文学独特的万种风情,是独立于文学的社会批判功能之我的美学范畴的概念

  B.文学美感是指作品具有美好的欣赏性,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能给人以美好的情感体验

  C.文学美感具有艺术的共通性,好的文学作品排成的电影或电视剧后,更能给人以美感享受

  D.文学美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近现代优秀文学作品能给人以遐想、冲动和震撼,古代的则不能

  1.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施特劳斯从美国“逃之夭夭”,是因为受不了炮击般的击鼓声,和汽笛齐鸣般的管乐声

  B.防止当代文学美感的“滑坡”,需要文学创作者努力,也需要“欣赏群”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

  C.社会的文明开放和心理健康程度的进步,为文学美感的回归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D.本文针砭了追求感官刺激和急功近利的时弊,呼吁文学创作者重视生活积累和哲学素养,期待文学美感回归

  1.3.

  第3段文字主要的意思是( )。

  A.人们应懂得去欣赏美丽的世界

  B.人们除了工作外,对其他事情都不太感兴趣

  C.人们为了工作而无暇顾及周围世界的变化

  D.美丽的世界对工作繁忙的人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1.4.

  对“无论有多少客观原因,文学美感的‘滑坡’仍要归结于文学的不争气。”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美感的“滑坡”,商业社会手持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加快是主要原因

  B.文人哲学素养越来越低是文学美感“滑坡”的重要原因

  C.文学美感的“滑坡”是事实,但不能一味地找客观原因,还是要从文学本身找出路

  D.文学美感的“滑坡”,既由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限,又受世界流行的影响

  1.5.

  依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商品化程度越高,生活就越丰富,生活节奏也越快,而人们的欣赏情调和欣赏能力却会越来越简单化

  B.因为哲学素养是更接近天才因素的东西,所以只要作家的哲学素养,就可望诞生出美感厚重而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

  C.文章结尾说“美感问题完全应当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文学男女的努力来解决”,可见解决美感问题的职责在于当代文学青年

  D.仅靠在形式上挖空心思,或在词汇上标新立异来体现文学美感,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并暴露出作者思想深度和艺术表现力的欠缺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

  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唯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拉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全球需求已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到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他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的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件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是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他形式的军事行动。

  2.1.

  第三段中说:“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以下不能支持这些人所持见解的一项是( )。

  A.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之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夺水战争

  B.从1805年至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

  C.在处理至关重要的水资源方面许多条约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

  D.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2/3具有合作性质

  2.2.

  以下不能证明第四段中“另一些人”所持观点的一项是( )。

  A.淡水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

  B.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无可替代

  C.与水有关的敌对事件并不鲜见

  D.各国可利用的水已达极限

  2.3.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南的讲话和美国国家情报部门的报告结论都意在指出淡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B.认为爆发夺水战争的警告是“杞人忧天”的人目光短浅,幼稚可笑

  C.“过去不是未来的指南”的意思是:过去不短缺,不等于将来不短缺

  D.淡水“无可替代的用途”指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的健康等

  2.4.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各国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达成协议,也未必能防止和消除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发生

  B.淡水稀缺是由于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减少,而人口增长导致全球需求量增加,从而使供求比例失调引起的

  C.历史经验证明,国家之间缔结条约进行合作是解决用水争端、防止发生冲突和战争的有效途径

  D.石油资源同样存在短缺的问题,但它可以通过其他能源替代的方式解决。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