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阅读理解5题

2019-07-01 18:17:20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1.>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官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

  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2.

  在电报发明之前,人类比较有效的通信手段不外乎驿传、信鸽传递、烽火这么几种。古代驿马传信的最高速度为一昼夜300里,按今天的换算公式,可知速度为6.25公里/小时。优良的信鸽在正常的情况下,每天最多飞行800公里。烽火传递最快时一昼夜可达7000余里。可无奈它只能传递的信息量实在太少。明朝时中国边防军发明了悬灯、举旗与放炮相结合的报警方法,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可是它也不过能告诉人们你敌人从哪边打来、敌人约莫有几百或者几千而已。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电报发明以前人类有效的通信手段种类

  B.电报发明以前古老信息传递方式的不足

  C.电报发明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技术

  D.明朝时中国人就意识到信息量的重要性

  3.

  >艺术欣赏的特点,其实不过是借有限却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以至“丰富”或“提炼”既成的艺术形象。无形的音乐是给人听的,可是听音乐的人能够觉得看见了其实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绘画是给人看的,可是,画出了汹涌水势的马远的《水图》,能够使人觉得仿佛听见了什么,这种精神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造”。

  >从文段文字意思看,艺术欣赏的条件是( )。

  A.诱导物,“丰富”或“提炼”,“再创造”

  B.特定的艺术形象,生活经验,想象

  C.无形的音乐,有形的绘画,“再创造”

  D.既成的艺术形象,接受,精神活动

  4.

  作为可再生新能源,风能具有无污染、永不枯竭、综合社会效益高、研发成本相对低等特点。然而,风电行业建设投资回收周期长,客观上需要长期、稳定的优惠政策保障。美国风能增长潜力很大,但因美政府对风能税收鼓励政策不稳定,使包括中国风能企业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在美国风能市场的增长前景变得不确定。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可再生新能源

  B.风能行业的优势大于其劣势

  C.美国政府对风能企业的优惠不稳定

  D.在美国投资的中国风能企业市场前景不确定

  5.>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是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

  >对“底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心中的底线下降会导致社会的底线下降

  B.每个人都遵守底线,社会才会变得文明

  C.社会的底线下降是每个人心中的底线下降的标志

  D.守住底线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又有利于社会发展

文章关键词: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