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点(二)创造性及其培养

2016-04-28 08:36:47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网站http://www.jingjia.org/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 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 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 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瓦拉斯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

  1. 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

  2. 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

  3. 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

  4. 验证阶段——成果证明、检验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

  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不同意见,给予学习活动较多的自由,容许学生自行探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二)智力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在整体上呈正相关趋势。其基本关系表现为: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低智商的人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生存的条件)

  (三)个性

  创造性不仅是能力开发的问题,也是个性培养的问题。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是创造性的驱动力。较高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对创造性高的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好独立判断,有独立见解,不轻信,不盲从等都是高创造者的特征。另外,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自我调整等品质也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三、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能支持或容忍标新立异者或偏离常规思维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学生的创造性。

  2.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的权利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

  3.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 保护好奇心

  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

  2.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的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

  3.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

  4. 重视非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象,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5.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造者优秀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发散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有效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用途扩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结构扩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方法扩散,即以解决某一问题或制造某种物品的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形态扩散,即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除此之外,还有功能扩散、因果扩散、词语扩散等。

  2. 推测与假设训练

  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3. 自我设计训练

  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4. 头脑风暴训练

  集体讨论又称头脑风暴法或脑激励法。是由奥斯本于1939年提出来的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其目的是以集思广益的形式,在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方法,大量产生各种主意。

  具体应用此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京佳教育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文章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常考知识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