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2018年公务员联考备考申论范文:构建精神家园

2018-03-26 16:24:39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京佳教育  邢慧娟

  构建精神家园 追求高品质生活

  物质是生活的基础,精神是发展的支柱。在外界的压力不断加大、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的现代,仅物质上的满足已难以平复大众的内心,市场激烈竞争下的失业焦虑、城乡差异下的人群排斥、家庭负担下的过度紧张等情绪已经显现为社会问题。在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似乎成为衡量成败标准的物质化时代,构建精神的家园来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才是高品质的生活追求。

  构建精神的家园需要慢下来的“中国速度”。过往的“中国速度”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度引发国外“增长难能可贵”与“增长太快问题突显”的争议。不管是深海潜底,还是到遥远太空,在与发达国家仍有巨大差距的时代,“十二五”之前的一串串数据带给各行各业发展的惊喜,也带给大众“跟上世界快节奏步伐”的生活便捷。但是,因各地建设速度加快与工程数量激增,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而引发的为赶工期而以次充好、虚报瞒报的各类质量问题则更多的反应的是政府部门的监督不严与执行不力,建设者的缺乏良知与诚信失守,以及使用者为个人利益而忽视大众利益的问题。然而不管是哪一方导致的发展建设问题最终影响的都是社会民生问题。因此,构建精神的家园需要慢下来的“中国速度”。

  构建精神的家园需要追求高品质的物质。高品质的物质,不仅仅是慢下来的“中国速度”,还需要有科学地发展理念与要求。北京增速中存在的广被大众调侃的交通“首堵”、下雨“游回家”、雾霾“仙境”、五道口是“宇宙中心”等人口、资源与环境不相协调的问题严重背离了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功能。因此,我们需要树立科学的GDP观念,并结合现有的质量指数构建有效的发展质量指标,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降低消耗,改善城乡生活环境,还大众以绿水蓝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对失业人群提供再就业培训和指导就业,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投入,使保障性住房能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打破城乡户口壁垒,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降低大众生活成本,安定居民社会环境,大众幸福指数。

  构建精神的家园需要公众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广泛宣传,也需要个人的观念与不断作为。政府要充分利用媒体制造社会舆论,并发挥“袁隆平式财富”的模范作用,加强对公众价值观的引导,培养大众“用个人的成绩造福人类,用年轻的心态追求梦想”的价值观;作为每个参与社会行为的个体,也要面对困难有坚强,面对幸福有决心地去追求物质,并在收获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网络时代的微公益中,学会用感恩和爱给予世界他人,让自己心安的同时也影响他人。

  社会的发展源于物质,又影响于精神。构建精神的家园需要追求高品质的物质,也需要有政府和个人的务实作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由片面追求速度转变为追求质量与效益。不妨抛弃所谓的“名利代表成功”的陈旧思想,用高品质的物质追求寻求精神的愉悦,寻找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平衡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