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细节推断题:“细”中找“细”

2019-10-14 18:51:31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细节推断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段微观细节的分析和辨别能力。解答细节推断题,要求考生认真比对原文,进而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换句话说,细节推断题就是看考生认不认真、仔不仔细,能不能从细节中找出错误。

  一、出题形式

  “下列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下列理解正确/有误的一项是”

  二、常见错误选项设置

  1、时间或空间类表述。常见的错误有把时间/空间张冠李戴、捏造时间/空间概念等;

  2、逻辑错误。常见的错误有乱加因果、乱加条件、主观想象等;

  3、名词专业概念。文段经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而出题人也喜欢把好几个概念混杂到一起,让人很难分辨。

  4、无中生有。文段中明明没有,或只提到了一个点,但选项全面展开,这种错误也很常见;

  5、主观臆断。文段只是客观论述,而选项说文段表明了什么什么观点等,这纯粹是臆想出来的。

  6、过于。在汉语的表达习惯中,过于的话是很少的,因此要重点关注说法很的表述。

  三、例题讲解

  例1.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燃气,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城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 )。

  A. 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B. 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C. 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D. 明显了发电效率

  【京佳解析】B 细节推断题。由文段“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燃气,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和“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可知,燃气轮机早于蒸汽轮机启动,而不是B项所述的“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故选B。

  例2.关于台风预报的准确率,尽管我国这几年在探测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不过,由于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而我国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预报员队伍,弥补了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方面的不足。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 )。

  A. 国外的预报员不如我国的预报员工作认真

  B. 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决定了台风预报的准确率

  C. 台风预报的准确率也受预报员本身情况的影响

  D. 我国的台风预报准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京佳解析】C 细节推断题。A项错误,文段只是说“国外的预报员经常换岗”,并没有比较国外预报员与我国预报员的工作认真程度;B项错误,“决定了”无法从文段中推出;D项属于主观臆断,原文表述为“尽管我国这几年在探测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数值预报也开始起步,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说准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后文也提到了“我国拥有一支认真负责、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预报员队伍,弥补了探测设备和数值预报方面的不足”。故选C。

  例3.威慑是一种军事战略,它既可以是宏观的理论,又可以是微观的战法。2003年3月,美国把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的大规模轰炸称之为“威慑战略活生生的实例”,认为“威慑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战略行动。这种战略行动虽然野蛮,但却是一种能迫使敌人屈服的精确战术。”威慑主要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对方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恐惧的根源有两个:第一,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很难想象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威慑强大的美国;第二,对手还要相信威慑方动用实力来达到目的的决心。换句话说,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的意图。如果对手认为威慑方并不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那么简单的展示实力或者言语威胁就毫无意义了。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威慑是战略和战术的结合

  B. 威慑方通过让潜在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威慑的目的

  C. 威慑方真实明确的意图更能给对手带来恐惧

  D. 威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威慑方的认知

  【京佳解析】D 细节推断题。A项错误,文段是“威慑是一种军事战略,它既可以是宏观的理论,又可以是微观的战法”,不是结合,排除;B项错误,“威慑主要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对方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C项错误,文段并无将两者比较,“更”表述错误,排除;D项正确,由恐惧根源可知,威慑成功的关键在于认可威慑方的实例及确认威慑方的意图,均涉及被威慑方的认知。故选D。

  细节推断题要“细”,切忌马虎。

  真题演练

  1. 在古人看来,俭对于立身、持家和治国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个人来说,俭可养德,节俭是修养道德的重要基础。追求奢侈,就会物欲膨胀,贪慕富贵,多求妄取,以至“居官必贿,居乡必盗”;节俭就会节制物欲,不为物欲所役使。所以说“有德者皆由俭来”,“惟俭养德,惟侈荡心”;修养人格,必从节俭开始,“非淡泊无以明志”。

  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修养人格,必须从节俭开始

  B. 唯有节俭才可以涵养人的德行,唯有奢侈可以使人惑乱心志

  C. 重点阐述了俭对于立身、持家和治国都有重要的意义

  D. 这段文字的作者认为,“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追求奢侈

  2.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其开发程度的规模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大量廉价石油的供应改写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经济学研究的能源战略也主要是如何以不断增长的能源供给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任何能源消费水平的研究和开发都被认为是不合算和不经济的。这种能源战略对鼓励人们开发利用能源、保证工业化国家基础建设和工业的高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但对开发能源不作限制,造成了能源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形成了到现在还无法根治的环境污染和公害。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源战略的经济意义远远不能抵消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B. 18世纪后的能源开发战略追求对能源的无限制开发和利用

  C. 煤炭和石油的开发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标志

  D. 能源开发缺乏合理的规划使产业革命后的能源开发陷入无序

  3. 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认为,我们应该像重视“工具制造”一样,重视人类“控制用火”的历史。人类漫长历史演进,无处不有“火烧过的痕迹”——火覆灭历史的信息,也产生新的信息。对这一点,木构建筑传统悠远的中国,最有痛切而真实的体会。比如中国重要建筑物上方常有“藻井”构造,其上还多用荷、莲、菱、藻等水生植物纹式作修饰,就足证我国建筑史上对预防火灾与建筑安全之间的联系,认识是相当清醒和科学的。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推知( )。

  A. 人类“控制用火”的历史源远流长

  B. 中国是被火烧毁木结构建筑最多的国家

  C. 从“火烧过的痕迹”中可以考证历史遗存

  D.“藻井”上的水生植物纹饰用来护祐木构建筑的安全

 

  1. C 细节推断题。A项正确,对应文段“修养人格,必从节俭开始”;B项正确,对应文段“惟俭养德,惟侈荡心”;C项错误,文段只讲述了对于个人的意义;D项正确,对应文段“追求奢侈,就会物欲膨胀,贪慕富贵,多求妄取,以至‘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选C。

  2. B 细节推断题。A项错误,文段并没有作此比较;C项错误,原文是“能源的开发程度的规模直接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D项错误,原文没有相关说明,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

  3. A 细节推断题。A项正确,对应文段“重视人类“控制用火”的历史”;B项错误,“最多”,无中生有,排除;C项错误,“考证历史遗存”无中生有,排除;D项错误,“用来护祐木构建筑的安全”主观臆断,排除。故选A。

文章关键词: 细节推断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