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申论热点:神庙“涂鸦”黑了谁的脸

2013-06-03 18:54:07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背景链接】

  5月26日,网友“空游无依”在微博上曝出图片,埃及名胜卢克索神庙的石壁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中文题字。

  消息曝出后,舆论引起轩然大波。在谴责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有网友“人肉”出,丁锦昊是南京某中学在读的初一学生等个人信息。

  5月27日,丁锦昊的父母主动站出来发声,在为孩子的行为道歉的同时,也恳请得到改正的机会,并透露,题字风波发酵后,孩子哭了一整夜。

  “丁锦昊的父母站出来道歉了。”27日晚11点左右,《现代快报》记者李绍富在微博上率先披露了此消息。他表示,孩子的父母已经道歉,并希望能给孩子改错的机会。

  【深度分析】

  孩子外出游玩,自学了“到此一游”,是一种社会带来的负面教育的表现。随手涂鸦“到此一游”的不良陋习,近年在国内屡受舆论批评,而今发现被这个孩子带出国门,国人难免有“被丢脸”的感觉。人们批评污损文物的丑行,有些言辞还比较激烈,既是出于本能的心理反应,另外也是希望通过舆论聚焦,对涂鸦的孩子进行教育,令其记住教训并警示后来者。但少数人攻击网站、人肉搜索等过激行为,有的已涉嫌违法,显然不是正确的教育。

  孩子涂鸦惹出这么大的风波,背后的教育问题最值得关注。弄清楚这名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不文明的人,显然比某些网友的谩骂更有意义。

  父母家庭教育的缺位。国内景区常见的“到此一游”,显然是社会对孩子的无声“教育”。但父母没有告诉他涂鸦是不对的,则是家庭教育的疏漏,他们本应使孩子免受社会不良行为的误导。

  当事者已经露面,可以去追问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但如果继续挖掘、传播孩子的身份信息,对公共讨论并无益处,反而会让这堂“公共教育课”变味。若教育者自身不能恪守边界,又怎能教育孩子,在公共空间不逾越边界?因此,用文明的方式去传播文明,方会育化更多的文明,而大人如果文明,孩子就可能不会野蛮。

  【具体观点】

  神庙“涂鸦”事件,从程度上说反映的是国民素质问题。而国民素质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国民教育,此次事件也正好印证了国民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缺位。基于此,国家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国之路,加大对国民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类型的资源充分涌流、相得益彰、相互补充。唯有此,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才可能和谐发展。

  相关热点:

  申论热点:中小企业的寒冬

  申论热点:家庭教育支抵税可行吗

文章关键词: 热点 神庙 涂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