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公共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2013-05-26 16:24:53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公共基础知识:职业道德

  一、职业

  职业是指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从事承担特定社会责任、具有特定义务的相对稳定的工种,通俗表示就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是从业者获取生活来源、扩大社会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职业集中地体现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三大要素:责、权、利。

  责:每种职业都意味着承担的社会责任,即职责。这些职责是职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其社会职能的具体化,其中就包括的社会道德职能和责任。

  权:每种职业都意味着享有的社会权利,即职权。职权不论大小都来自社会,是社会整体和公共权利的部分。

  利:每种职业都体现和处理着的利益关系。在实现职业分工的社会里,职业劳动是为社会创造经济、政治、文化效益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个人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二、道德

  (一)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中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与标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道德的功能

  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的功能是道德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道德以自己特殊的职能和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道德社会价值正是通过道德功能加以实现的。道德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道德的认识功能:在现实社会中,道德能人们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道德的认识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知”的问题。在这一层面,道德是一种认知,是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认识自我和创造人生的指南,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行”的问题。人们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自己的周围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和联系。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在非对抗性的矛盾范围内,就需要道德加以调节,即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调节个人与家庭成员之间、个人与朋友之间、个人与领导之间、个人与集团之间乃至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以“应该怎样”为尺度。来衡量和评价人们行为的现状,并力图使人们的行为现状符合于“应当”的尺度。

  道德的评价功能:道德评价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和人们内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评价来把握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人们把周围社会现象判断为“善”与“恶”而实现的。它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人们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

  道德的服务功能: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又反过来为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服务。所以,道德的服务功能立足于解决一个“用”的问题。从道德的产生可以看出,道德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于人们生活的需要,在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反过来又为经济基础和人们的生活服务。任何道德的产生都是用自己的标准评价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合理性.否定危害它的社会关系的思想和行为。所以,道德为产生它的社  会经济关系服务。并通过的道德标准、道德规范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指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范围内应当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是社会范围内道德基本要求在不同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定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技能等方面。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

  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准则规范。具有体现其自身性质的鲜明特征:

  鲜明的行业性: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生活、职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它所规范的是每一种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只是用于本行业,不具有全社会的普遍适用性。例如,商业职业道德强调公平交易、诚实守信,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强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都体现了行业特点而无普遍性。所以,行业性是职业道德最的特点。

  适用范围的有限性:职业道德虽有共同的特征和要求,存在职业道德的通用内容,如敬业、诚信、互助等,但在某一特定的行业和具体的岗位上,必须有与该行业和该岗位相适应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例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适用于医务工作者,而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要求不适用于教师。因此.职业道德的适用范围不是普遍的,而是特定的,有限的。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千差万别,各行各业为了使职业道德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都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归纳整理出适应本行业的行业公约、规章制度、员工守则、行为须知、岗位职责等。行业将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具体化、通俗化,使职业道德在形式上也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特征。

  的强制性:职业道德除了通过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从业人员的内心信念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进行调节之外,它的另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与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相关联,具有的强制性。当从业人员违反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职业章程、职业合同、职业责任、操作规程等,给集体和社会带来损失或危害时,职业道德就将用具体的评价标准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职业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决定了与反映职业特征相适应的职业道德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只要的职业连续存在下去.与这一职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就会延续并存在下去。如商业“童叟无欺”的职业道德、医务行业的“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职业道德等,千百年来为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们传承和遵守。

  与物质利益具有的直接关联性:职业道德一般都要将它与自身的行业特点、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变成更加具体、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或岗位要求,并制定出相应的奖励制度和处罚措施,与从业人员的物质利益挂钩,强调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意义与作用

  1.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公德:

  2.职业道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3.职业道德是调整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过去一切社会中的职业道德相比较,具有如下特征:

  (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历史上最新型、最先进的制度,但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方式的职业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它在继承传统优秀道德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对传统职业道德进行调整,赋予它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要求,它也提出了新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二)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其根本目的和任务在于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虽然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但其他非公有制成分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这种鲜明的阶级性也必然会长期存在。同时,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因此,它反映和体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因此,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三)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具有先进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它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先进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公民受到的教育程度和基本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体现着由高到低的不同层次。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虽然具有先进性的特征。但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非社会主义性质的职业道德现象,因此,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先进性的评价应该有一个可以衡量的客观标准。这个客观标准就是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公民自觉履行权利和义务,以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品德创造美好生活。只有符合这些基本要求,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各行各业都应遵守的职业道德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职业规范中的基本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主体部分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各行各业都具有职业道德的要求,它所强调的具体职业规范特点,并且带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和历史继承性。它只适用于本行业、本企业、本部门内部。这一层次的具体规范十分庞杂。只能由各行各业、各单位自己去制定。

  第二层次是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信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项基本规范虽然不具有具体职业的特点.但它是介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核心规范与具体行业道德规范之间的职业行为准则。它既概括了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同时也是对各行各业提出的共同要求。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自身利益,它是为人民服务核心规范的具体化。

  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上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为人民服务。它是从业人员在进行具体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最根本准则.是进行职业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它既是每一项职业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每一项职业活动的落脚点。

  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指人们行为依据的准则,带有根本性,具有全局统率、指导作用和对是非进行判断的标准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行为规范各有差别。但集体主义的确是各个职业领域所必须贯彻的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因为集体是由的权利义务关系和组织系统联系起来的各种社会共同体。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组织、共同的目标是构成集体的三大要素。集体主义原则是正确处理从业者个人与集体之间利益关系的核心原则。

  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贯彻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就是要把集体主义的精神渗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总之,我们在职业生活中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爱岗敬业

  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敬业:是指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表现为对本职工作专心、认真、负责。

  爱岗敬业:是指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所从事的社会事务行为.以及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强烈事业心和忘我精神。

  爱岗敬业是对各行各业工作人员最普通、最基本的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核心和基础。

  爱岗敬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它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社会、对其他劳动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

  爱岗敬业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贯穿于职业活动实践的始终,它决定着从业者的基本劳动态度。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提倡的职业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

  爱岗敬业必须掌握并不断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不仅能在人们确立职业态度、明确职业理想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而且也是从业者职业理想付诸实现的重要保障。

  爱岗敬业必须自觉遵守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调整职业实践的行为方式.保证行业内部行为一致并履行自己业已确定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一种条件机制,它兼有法制、行政规范强制性和道德规范感召性的双重特征,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完善各行各业的科学管理所提倡的职业道德,并最终扩展到全社会实现由法制调节过渡到道德调节的必要环节。

  (二)诚实守信

  诚实:是指外在言行与内心思想的一致性,即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是指遵守诺言、讲求信誉,注重信用,忠实地履行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诚实和守信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诚实中蕴含着守信的要求,守信中包含着诚实的内涵。

  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诚实守信具体体现在:诚实劳动;遵守合同和契约;维护单位的信誉;保守单位秘密。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者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各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都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办事公道这一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本职工作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不以私损公。不出卖原则。办事公道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职业活动中的一种高尚道德情操,也是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的职业品质。办事公道具体要求体现在:坚持真理,光明磊落;公平公正,公私分明。

  (四)服务群众

  “服”有承担、担当之意,“务”的本意是勉力从事。服务群众揭示了职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指出了职业劳动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服务群众是职业行为的本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服务群众的内容包含两个层次:首先,要求热情周到,从业人员对服务对象和群众要主动、热情、耐心,服务细致周到、勤勤恳恳;其次,努力满足群众需要,为群众提供方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五)奉献社会

  奉献:是指不期望有所回报和酬劳而愿意为他人、为社会或为真理、为正义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生命的情怀和品质。

  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贡献,为人民谋福祉,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也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最高层次职业的修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无私奉献精神,必须和利益追求结合起来,应当在求利的过程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个人求利首先应当以奉献为前提条件,把个人的利益融合在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之中.勇于为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防止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倾向,从而形成自觉奉献、健康追求的高尚情操。

文章关键词: 公共基础知识 职业道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