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招教备考指导:个性心理学

2014-03-27 14:38:56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个性的规律性的三种表现:1.个性的标志是其独特性。2..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首先,它依赖于生物因素,特别是对神经系统、脑机制的依赖性。其次,外接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一切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和外界现实影响分不开,个性心里的产生也不例外。3.个人行动的规律性。个性是通过个人的言行表现出来的。

  个性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侧重点:1.个性心理学家和心理学其他分支领域的心理学家都研究心理现象的共同点,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心理的差异性研究。2.研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总是把如感觉、直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相对地划分开进行研究,揭示其特点和规律。3.个性心理学家和其他心理学家一样,都要探讨决定人的行为的外部原因,但个性心理学家更注重对人的内部世界的稳定性的研究。

  从心理学角度为个性下的定义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列举个人特征,强调个人独特性的定义。2.总和式定义。3.整体的定义。4.从适应方式方面下的定义。5.操作性的定义。6.综合机能的定义。西方心理学界对个性下定义的趋向:1.把个性当成内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过程。2.人的经验的组织。3.对环境的行动和反应,而不是着重从伦理道德方面考虑个性这一概念。

  给个性下定义必须兼顾人的心理的整体性、独特性、共同性、多面性和动力性等多种特征,也要重视它的调控系统。

  个性的特征:1.个性的整体性。首先,个性的整体性在于个性的内在统一性。其次,只有从整体出发才能认识个别,各个个别的心理特征只有在个性的整体中,在和其他个性特征的联系中才有确定意义。再次,个性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多侧面性,这些层次、维度和侧面有地基和高级之分,有主要和次要之分,有主导和从属之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2.个性的特别性和共同性。3.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性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社会因素对人的个性影响可以归纳人两种情况(1).即时性的社会影响。(2).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性是在他所在的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个性心理结构的基本原则:1.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2.个性结构的整体性原则。3.个性结构的动态性和静态性相结合的原则。4.结构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原则。

  个性狭义的结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广义的结构:个性结构就是研究组成个性的各种心理成分,以及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考虑有助于克服心理学中的技能主义倾向。广义的个性结构: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系统。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感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心理状态:是指在当前一刻相对稳定的心理因素,它是受体内外刺激的影响,在大脑皮层中进行的兴奋和抑制活动的独特的暂时状态,它影响着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心理状态在个性结构中具有重要意义:1.它作为心理活动的效应和背景而存在。2.心理状态是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的直接状态,离开心理状态就找不到任何个性心理特征的存在。3.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过渡环节。自我调节系统:以自我一时为核心,它在心理结构上包括认识、情感和抑制三个方面。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假说要点:把意识层分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

  无意识:1.主题生来就有的。2.被压抑的记忆、动机、态度等。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与本能冲动有关的习惯的欲望。由于这种冲动不被社会风俗、道德、习惯所容纳,而被排挤在意识阈之下。但他并没有死亡,而是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支配着人的活动。

  弗洛伊德分割性结构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种部分。本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进行操作。自我:自我是在个体出生后,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发展起来的。从其本原来说,属于本我的一部分,但它是独立地组织化了的东西。超我:是通过父母教养把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价值判断内化的结果。

  勒温的个性结构理论:他认为个性是由许多交织起来的层次构成的,并用图解表示各个层次的位置及其功能。边缘领域属于人的个性结构的内部领域和环境之间的疆界地带1.认识环境变化的具有情报机能的知觉系统。2.同过体态活动做,把人的内部领域状态传出到外部,借以影响环境的运动系统。内部领域在边缘领域的内侧。内部领域又分为中心阶层和边缘阶层。,其功能各异。内部领域的边缘层和运动区较接近,故他们较易发生联系,在和边缘阶层相关联系事件,表现的机会较多。由于中心阶层的组织较复杂,它又和运动区不直接接触,因此,发生在中心层的事件不易表示。

  卢特卡尔和莱尔喜的人格层次理论:把人格划分为下部构造层和上部构造层,并认为下部构造层向上部构造层发展,当上部层发展之后,它又反过来控制下部层。1.生命层。2.植物层。3.情绪层.4.人格层。5.自我层。

  建构,既包含有对事物进行整理分类,记下行为过程的意思,也有解释世界,预测事件的意思。建构有三个特点:1.凯利以“人即科学家”的来说明。他反对把人看成受环境机械决定,认为人是有自己的主权的,能认识世界并能解释世界。2.他认为建构形成之后,可以使人越过经验去了解事件的意义。3.在谈到建构有用性验证标准时,则把它定性为经验。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动力。

  定势:是未被意识到的对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借助这种活动可以满足某种需要。

  动机和目的的区别和联系:在许多场合动机和目的是一致的。人对某种需要的事物的反应,就其对人的活动的推动作用来说,它构成动机,就其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而言则可以把它称作目的。活动动机与活动目的又不完全相同。在一种情况下同一目的的可能由不同动机所推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同一个动机也可能表现与目的的不同的行动中。

  需要:是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应。有了需要才能产生动机,由它引起核推动者活动。

  诱因:激发和促进活动的外部刺激或情境。诱因有明显的激发行动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和诱因是动机的两种基本因素: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水平后,才能成为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动机。其次,需要产生后还必须有够满足个体需要外在事物,即诱因条件。有了诱因条件人才能为满足愿望去采取行动,愿望才表现为活动动机,去推动行动达到目标。

  外加动机:指推动行动的动机是外力诱发出来的。内在动机:指人的行动出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

  需要与焦虑的关系:具有威胁性的情境下,会使人产生焦虑,由于焦虑,可以产生和增加交往的倾向。

  成就需要: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

  挫折:指一个人在要达到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妨碍或干扰,当目标不能实现时产生的情绪状态。

  兴趣:指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事物并与之与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兴趣有三个特点:1.兴趣的指向性。2.兴趣的情绪性特点.3.兴趣的动力性特点。

  嗜好:是由于刺激物长期或反复对人的机体作用,造成机体精神上或躯体机能的某些改变,从而产生对这种刺激习惯性的依赖。

  兴趣的培养:1.正确对待儿童萌发的兴趣。2.多参与有益的活动,激发好奇心。3.制定一个能获得的目标。4.努力克服当前的困难。5.把成功看作是前进的开始。

  理想:是对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奋斗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信念:指激励、支持人们行为的那些自己深信无疑的正确的观点和准则,是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信念在人的个性积极性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信念能使人迸经过努力而发出积极性和坚强的毅力,使人在身心上忍受难以置信的折磨和痛苦,使人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能量。

  世界观:由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组成的信念体系。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心理结构包括;知识、观点和信念。世界观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使个性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首先,世界观指导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确定着行为方向和生活道路;其次,世界观维系着个性品质的统一,使行为具有一贯性;最后,世界观也是个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推动力量。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1.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2.系统性和一贯性。3.概括性和具体性。4.与行为的一致性

  个体世界观的形成:1.要学习各种知识。2.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3.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青少年世界观形成的特点:1.青少年世界观的萌发依赖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智力水平。2.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主要是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3.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是不成熟的,具有不稳定和可塑性。

  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哥哥方面的意识。特点:1.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2.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3.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标志着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儿童出生后8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已经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不过只是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奥尔波特把这个阶段称作胜利自我阶段。从三岁到青春期开始,这个阶段也称为社会自我时期。从十四岁到成年。心理自我时期。

  自我意识的调控:自我意识有多种成分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者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一、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它是对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其中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自己对自己的感知,所思所想以及意向等内部感受的察觉,并对所观察的情况做初步分析归纳。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期望、品德、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二、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功能:1.使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2.引起和维持行动。3.制止自己的行为。三、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一般包括四个环节。1.主体意识到社会要求,并力求是自己的行动符合其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的动机。2.从知识库中检索与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以及自己主观世界有关知识,同时正确的评价字集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3.制定能够完善和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4.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四、自尊,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总评价而产生的意识倾向。塑造自尊的建议:1.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成为最终的决策者。2.认真的对待他人对自己的意见,多动脑筋,勇于思考。3.不要制定不现实的目标。4.对自己评价,要恰到好处,既不夸张,也不能贬低。5.应该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6.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五、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行为正确,并有力量实施行为目标。六、自我展示,人们在交往中,认真地、有意识地公开自己,向别人传达个人的信息。技巧:1.如实地展示。2.从反面间接地自我表现。3.特定情况下,展示者为了强化对对方的刺激,把有关的信息量加大。4.不愿意或者不屑于表现自己的长处。5.自我展示着为了获得交往对方的好感,往往一句他人的需要和爱好表现自己。七、自我超越。1.充分利用生物学的无力潜能。2.发现和利用自己特有的潜能。3.利用精神力量战胜惰性。八、自我完善。1.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或物关系的认识。2.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那些人格品质。3.应该培养奋斗意识。

  本能论:麦独孤最早提出本能是人的内在能量的理论。本能,指生物体在适应环境的历程中,固定不变地支配行为的具有倾向性的东西,它强调动物本能行为的生存价值。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压抑:将痛苦的、危险的想法保持在无意识中,它是基本的防御机制。合理化:试图证明,个体的行为是合理的。补偿:通过强调另外的特质而掩盖弱点。幻想:能满足对想象性成就的失落感。反映形式:是一种与个性喜欢的行为完全不同的行为。投射性:把自己的失望感受或倾向归因于他人而不是自己。

  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当有机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就产生生理状态的某种需求,出现紧张状态,产生一种驱力,推动一种行为,当需求得到满足,紧张状态消失,驱力减弱,机体又恢复平衡,该行为终止。

  米勒和道拉德的理论。四种学习成分:内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蔡加尼克效应:当被试做了被打断的任务和做了自始至终完成的任务之后,在回想所做任务时,对未完成的工作回忆优于已经完成的。

  期待价值理论。是从人的行为历程具有目标的观点出发对动机进行探讨的。公式:M=E×V.(M是动机、E是期待、V是价值) 期待: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行为的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韦纳的归因三维模式:1.部位(内部控制对外部控制)2.稳定性对不稳定性,即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3.可控性。归因的三维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1.感受性。2.耐受性。3.反应的敏捷性。4.行为的可塑性。5.情绪的兴奋性。6.外倾型和内倾型。气质对人的社会价值和智力活动的影响:1.气质只是给人的个性、行为涂上某种色彩,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为人方向。2.气质的特点只能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不能预先决定人的成就和智力发展的高地。

  巴甫洛夫神经活动类型说:动物神经系统有三种特性,即兴奋和抑制的强度;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把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四种类型。1.强、不平衡(胆汁质)。2.强、平衡、灵活(多血质)。3.强、平衡、不灵活(黏液质)。4.弱(抑郁)。

  性格:表现在人堆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1.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性。2.各种性格特征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结合。3.性格的可塑性。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气质是以神经过程的特性以及由此组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其生理基础的。性格的生理基础则是先天的神经类型特点与在生活经验影响下神经系统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合金。性格既包括人对现实态度的特征,也属于情绪、意志和认知的特征。气质是在人的行为方式中突出的表现在情绪方面的特征。把气质看成是性格的下位概念。性格和气质的发生和发展也并不总是同步的。联系:1.依据性格和气质的生理基础之间密切联系的思想,推论性格和气质之间必然要相互发生影响。2.依据心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推论性格和气质相互作用的机制发生过程。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在心理方面需要的基本条件,它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并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能力的特点:1.作为心理能量保留下来。2.具有较为一般的概括性。

  才能:在活动中,多种能力的结合保证着各种活动顺利地进行,这种完备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叫才能。

  区别才能与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指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科学概括。技能:是在理论活动中或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基本动作方式。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的多种能力有机结合形成的能力。

  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来学习知识技能,并以相同方式做出相同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指发现新原理、法则、规律,形成新技能、发现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开发新产品的能力。[page]

  认知能力: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

  操作能力:由相应的神经过程所支配的骨骼肌肉运动所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

  流体智力:指人在认识和解决问题中所表现的能力。

  晶体智力:是指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

  桑代克的特殊因素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可以概括为三种:1.社会智力,即人际交往的适应能力。2.具体智力,即处理具体事物的能力。3.抽象智力,对抽象概念的适应能力。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提出智力是由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组成的理论,被称之为二因素。G是人全部认识机能共有的能力。S是关于特殊机能的能力。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1.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发展与年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负加速。2.常人的不同心理成分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到18岁以后,发展有一个相对稳定状态。3.流体智力的发展大约在25岁达到顶峰,在此之后有下降趋势,而晶体智力的发展到25~30岁以后还缓慢地稳步上升。

  天才的形成:良好的先天素质。2.对儿童智力早期的鉴别和教育。3.实践活动。

  非智力因素的影响:1.人格因素对创造风格的影响。2.人格因素直接参与创造活动并影响着它顺利进行。

  个性类型:是基于规则,把某一群人或某一群具有相似个性的人归为一类,划分成类型,以便于了解个性。类型三种模式。1.单一类型模式。2.对立类型模式。3.多元型的模式。

  谢尔顿的类型说:形成体型的基本成分是胚叶,胚叶的内、中、外三种成分的发展程度决定三类体型。称作内胚叶型(肥胖体型),中胚叶型(筋骨型),外胚叶型(瘦长型)。胚叶也叫胚层,指构成动物早期胚胎层的细胞层。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力必多”的看法有何异同?弗洛伊德在性欲的意义上使用力必多,认为它是发动性冲动的力,是性欲的动力,是性的能量。弗洛伊德从广义方面考虑性欲,把人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等同于性生活、性组织的发展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性能量像蓄电池那样储存着,当它关注某种对象时,就成为该对象的力必多。弗洛伊德也把力必多看成是生的本能,这种生的本能就是性。荣格也承认力必多,但他不认为力必多知识性的能量,而是和精神能量相一致的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认为力必多是一种从无意识发展成有意识的过程中的本能能量,是从无意识上升到意识的象征。

  荣格的向性学说影响:1.荣格的内向外向的概念已为大家所熟知,外向和内向特征已成为人们衡量自己或别人性格的标准。2.受荣格性格学的影响,心理学界开展向性检查和因素分析研究。疑问:1.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划分过于简单,不能充分说明性格及其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化。2.荣格关于性格内外向支配心理机能所构成的八种模式,不是导源于客观实际,而是用数学的结合方法凭主观演绎出来的。因此,有些类型模式界限是模糊的,有些类型模式不具备典型性。3.荣格的类型说以假想的本能能量,即他们称之为“力必多”的东西来解释性格类型,并没有考虑性格的社会实际。

  底尔太的性格类型说:1.官能型2.英雄型3.冥想型。

  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说:1.经济型2.理论型3.审美型4.宗教型5.权力型6.社会型。

  认知:指通过感知、记忆、判断和推理去获得关于事物信息时的工作过程或机能的总称。把那些以个体内部认知为媒介所表现的类型称作认知风格或认知类型。

  心理机能类型说:以智力、情感和意志三种技能之一在某个人身上占优势,把人的个性划分为智力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奥尔波特特质理论:特质,一般化了的,个人所具有的神经心理结构,它有使多种刺激在机能上的等价作用,并有引起和导致一贯的适应和表现行为的能力。定义的解释:1.特质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名目上的虚构。2.特质使多种刺激从生活意义上作为同种的东西被接受,产生一致性的行为。一般特质,指在社会文化形态下,所有的人都具有概括的倾向。特殊特质,属于个人所有,人和人之间,在共性上尽管相同,在个性上却有差异。特有特质包括:1.首要特质,具有代表性的特质。2.中心特质,构成行为的重要因素。3.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特质论:认为个性的各种特质彼此之间并不是松散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有机整体。他用特质的阶层联系表示个性构造。第一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第三层,根源特质的下层。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第四层,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和第三层次相互联络。第五层,动力特质分出能和外能,能力特质中分出知觉和运动。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个性结构有四个层次。类型水平,特质水平,习惯反应水平,特殊反应水平。个性维度:艾森克认为,一个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他的个性也必然和空间维度有关。艾森克找出精神异常、神经质倾向、倾向性三个维度。精神异常是独立维度。艾森克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记述个性,一方面是内向与外向;另一方面是神经质倾向,它表现为情绪的稳定性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段。

  对特质论的评价:特质论把特质看成是特性结构,从人的行为特点出发将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置于操作程序中探讨个性。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对个性只作描述和讲解的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开,开创了探讨个性的新途径。个性特质论根据人的外部表现,用统计学相关数依存性原理,做特殊运算处理,能在较短的时间了解许多人的个性特征,所得结果有客观性,可做参考。质疑:1.特质论者研究的结果不能展示个人的全貌,给予的是一些片段的零散的印象。2.以因素分析为基础所得到的特质,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3.特质论者认为人们在特质的差异方面知识量的不同。

  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区别和一致性:区别:1.历史发展来看二者有先后之别。类型论者渊源于古希腊对个性进行分类的思想,近代以德国为中心得到发展,成为探讨个性的重要理论。“特质”是以英美科学界为中心的研究课题,是在类型论之后兴起的一种个性理论。2.类型论者认为人的个性差异有质的不同,特质论者则认为对人的个性差异,应从量 的方面的捕捉。3.类型和特质都有各自的特征和界限。类型论强调精神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把个体划入到的类型,并用特定术语描述特定类型。特质论者则认为,个人是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的。一致性:即具稳定性又具情境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穷追个性和性格的实质和特点。特质论者和类型论者往往用相同的术语记述特质和类型。

  环境决定论的不科学处: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有些学者却忽视了遗传的因素而片面的强调环境的作用,认为环境决定一切。这种极端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和遗传决定论同样,都为科学事实所否定。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个性的形成既不能没有遗传因素,也缺不了环境因素。任何企图排除遗传的影响或无视环境因素的作用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

  发展:指个体的身心变化过程,具体说,发展就是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积极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心理的发展遵循以下原则:1.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2.发展史有阶段性的。每个阶段都有其质的规定性。3.发展是有顺序的,无论是总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是各种心理机能,都是按顺序由低级向高级发展。4.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态而发展的。

  自我意识的发展:婴幼儿期(1~6岁)儿童把自己作为主体从客梯中区分出来是他们个性开始发展的主要标志。学龄初期(6~10、11)以学校为中心发展着自我意识。青年期(12~成人)独立性有的增强。1.他们能够反省和自责。2.思想问题更具理论性。

  道德意识:是关于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和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内心体验,以及具体表现于外部的道德行为方式的总称。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1.对个别道德条文的肤浅认识逐步深入到从原则方面理解。2.从注重行为的结果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对道德评价从他律向自律发展。4.从看问题化倾向向全面的分析问题发展。

  亲子之间交往对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2.母亲和自己的孩子的交往是相互反馈的过程。3.母亲给予的丰富刺激,在满足儿童生理需要的同时,促使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皮革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诚和期望投放在所要塑造的学生身上,也会激活他们。

  同伴关系的影响:卡根认为儿童从出生到5岁,其心理发展以父母的影响最为重要。下一个五年期间,对儿童个性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同伴和兄弟姐妹间的交往。同伴的重要性:1.儿童对成人的社会化要求的反抗心理是在同伴集团中孕育的。2.儿童从同伴中看到对某个孩子的行为做评价还是否定评价,他们就以此对自己的行为评价标准。3.同伴团体为大家提供一致认同的角色模型。4.同伴团体经常教给儿童在集团中应该如何扮演所应该担当的角色。

  人际关系:反映着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交往需要的心理状态。

  艾里克森的个性形成理论与弗洛伊德个性发展理论的异同:艾里克森个性形成理论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但对后者有所修正。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发展和继承。1.对个性的动力理解方面。弗洛伊德主张性本能的冲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他把社会机能看成是起限制和检验“欲望”在个性中的积极作用。艾里克森虽然承认生物本能的动力性,但他把生物本能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个人欲望的满足方式,以及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冲突程度,都因社会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2.关于自我同一性问题。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为个体作为主体性存在的证明,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是个体称谓不同于他人的独立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在幼儿期曾一度闪现过,而其形成和建立则在青年期。青年期是个性成熟期,是自我同一性时期。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知道了男女的区别,显现出生来就有的好奇心以及内心怀有的空想。因而发生乱伦之爱。这种伊底普斯情结,即是同一性的表现。3在个性阶段划分方面。弗洛伊德把个性的发展归之于性心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前性期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出生~5岁)2.潜伏期阶段,克服恋亲情结(6~12)3.生殖阶段(12、13岁以后)埃里克森认为,划分个性的发展不能只考虑生理因素,在考虑生物本能欲望的同时,也必须注意社会性在个性发展中的意义。人生周期:1.婴儿期(出生~1.5)2.幼儿前期(1.5~3)3.幼儿后期(3~5)4.学龄期(5~11)5.青年期(11~18)6成人初期(18~30)7.中年期(30~50)8.老年期(成熟~晚年)

  艾里克森个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1.婴儿期(出生~1.5)克服猜疑或不信赖品质,获得信赖感2.幼儿前期(1.5~3)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3.幼儿后期(3~5)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4.学龄期(5~11)勤奋感或自卑感5.青年期(11~18)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出现同一性混乱时期6成人初期(18~30)形成亲密感或孤独感时期7.中年期(30~50)生殖感停滞的时期8.老年期(成熟~晚年)产生满足感或绝望感的阶段。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一、以社会为中介的观察学习。观察效果主要受四个过程支配: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再现过程4.强化和动机过程。二、对模型的模仿和认同。模型可以包括人的现实生活和符号两种。三、强化、自我强化。强化可分为三种1.外在强化2.替代性强化3.自我调节性强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当基本的需要满足后就会产生上一个层次的需要,直到需要层次的顶峰。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论的积极因素:1.他的层次说的核心是人的本质的实现,把个性形成看作诗由低级层次和高级层次发展的动态结构,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2.这种理论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的复杂性。3.这种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不足之处:1.自我实现的理论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色彩,把人的个性形成模式化、固定化,强调需要层次的普遍性和天然性,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性,认为在个人的所有需要都得到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活跃起来。2.自我实现论过分强调个性形成中的潜能或需要的作用,把自我实现和为达到目的所进行的创造活动当做人的自然能力的结果。3.马斯洛的理论是不讲动机斗争和需要之间的矛盾的。

  个性心理的外部表现:1.个性在活动中的表现2.个性在言语中的表现3.个性在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中的表现。

  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就是使比较的条件尽量一致,最大限度地控制与测验目的无关变量的影响。心理测验的标准化具体内容指:1.题目的选择对所有被试都该是等值的。2.实测过程中要有统一的指导语和统一的时限。3.记分和评分更应有统一的标准。4.要建立解释测验分数的依据。

  信度:是指经过多次重复测量其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叫可靠度。基本特点:1.所获得的行为具有代表性、稳定性和一般性。2.观察者之间在处理材料时的一致性。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奥尔波特的分类:1.体质生物学方法2.社会文化成员的地位、任务的研究3.对个人记载的资料和事例研究4.自我评价法5.行为提取法6.评定法7.投射法8.深层分析9.测验法和尺度法10.行为表现法11.总括的方法。

  自然观察法:是指对被观察者不加干涉,在自然状态下,对他的个性特征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特点:1.总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使被观察着不应觉察是对他进行观察,否则,他的行为就会不自然,甚至产生防御态度。2.从观察者说来是有意的,始终应明确规定观察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目的任务。3.观察总是带有的选择性。4.观察要运用记录手段5.观察者要记好观察日记,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分析观察到事实的原因。观察法的优点在于保持人的心理表现的自然性。缺点是研究者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控制条件,只能等待他所要观察的现象自然出现。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材料,几乎不能精确地剖析行动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特点:1.研究人员通过创造的条件,引起所要研究的现象出现。2.可以改变一些条件,而另外的条件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观察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找出心理现象变化的原因3.重复进行试验,几路实验结果,并通过测量,判断被研究者的心理现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访谈法:谈话可以补助实验和观察之不足。通过访谈不仅从谈话的内容中了解被调查者内心活动的某些特点,也可以从一个人在谈话中判断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谈话都是有目的的。

  调查法:是通过多渠道尽可能地搜集有关被试者的情报。特点:1.活动的产品分析2.利用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观察材料3.问卷调查。

  能力测验:是对个性能力侧面的定量分析。分为一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

文章关键词: 备考 心理学 个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