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招教考试心理学第四章:学习策略

2015-08-21 09:26:41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读】最新教师招聘、特岗教师招聘信息、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网站http://www.jingjia.org/)。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第四章第二节)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与特点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学习策略具有如下特点:1.操作性和监控性的有机统一。操作性和监控性是学习策略最基本的特性。学习策略的操作性体现在学生认知过程的各阶段,监控性则体现在内隐的认知操作之中。

  2.外显性和内隐性的有机统一。在学习中使用的一些学习操作可以直接观察到,足见其外显性的特点。而学习策略又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语言进行的内部意向活动,因此又具有内隐性的特点。3.主动性和迁移性的有机统一。学习策略的主动性是指学习策略可以根据学习材料和学习情境的特点以及学习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迁移性则是指从某种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迁移到类似或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去。

  深度链接

  关于学习策略的含义及特征的其它说法: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这一界定明确了学习策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

  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二)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生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学生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2.能够意识到自己拥有的学习策略并确信它对自己学习的价值;3.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调节学习;4.具有为自己学习的意识、愿望与动机,并把学业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有:1.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2.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3.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

  (三)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1.形成策略意识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掌握学习策略对于完成当前学习任务,解决当前学习问题至关重要;

  3.掌握学习策略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page]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1.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它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在复述的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在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等。

  2.精加工策略

  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

  (1)记忆术。记忆术即通过把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记住的信息“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

  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学习记忆的效果的方法。常用的记忆术主要有:①形象联想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人为联想,使无意义的难记的材料和头脑中的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记忆效果的方法。想象的形象越鲜明越具体越好,形象越夸张、奇特越好,形象之间的逻辑联系越紧密越好。②谐音联想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例如,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等。③首字连词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形成缩写,或者用一系列词描述某个过程的每个步骤,然后将这一系列词提取首字作为记忆的支撑点。④位置记忆法。这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术,最早被古希腊演讲家使用。它是通过与熟悉的地点顺序相联系起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顺序的方法。位置记忆法对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

  (2)做笔记。做笔记策略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精加工策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于复杂的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笔记。做笔记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还有助于概括新的知识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笔记有利于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以及有效地组织材料。

  (3)提问。无论阅读还是听讲,学生要经常评估自己的理解状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些新信息意味着什么,与课文中的其他信息以及以前所学的信息有什么联系。或许他还可以用例子来说明这种新知识。如果教师在阅读时教学生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的问题,他们可能领会得更好。

  (4)生成性学习。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这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积极的加工,不是简单的记录和记忆信息,也不是从书中寻章摘句或稍加改动,而是要改变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拟写课文中没有的、与课文中某些重要信息相关的或用自己的话组成的句子,从而把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对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则可以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新信息合理化。要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应注意在对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而不是机械记忆式地学习,适时建立类比。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在新材料学习之前,温习与新材料有关的已有的背景知识,以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3.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1)归类策略。归类是把材料分成小单元,再把这些单元归到适当的类别里。归类策略的应用能使人理清头绪,各知识点与概念之间不致混淆,方便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提取。

  (2)纲要策略。纲要策略也称提纲挈领,是掌握学习材料纲目的方法。纲要可以是用语词或句子表达的主题纲要,也可以是用符号、图式等形象表达的符号纲要。

  ①主题纲要法。主题通常是学习材料的各级标题,有时也需要自己进行提炼。列提纲时要先对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按材料的逻辑关系,以简要的词语写下主要与次要的观点,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教材的要点,每一具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级的类别中。

  ②符号纲要法。符号纲要法是采用图解的方式体现知识的结构,即作关系图。它比主题纲要法更直观形象,但要求学习者对符号相当熟悉。在作关系图时,应先识别主要知识点,然后识别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再用适当的图解来标明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符号纲要法主要有层次网络和流程图两种形式。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即知道做什么,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关于人的知识;(2)关于任务的知识;(3)关于策略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的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标,即知道何时做、如何做。

  2.元认知策略

  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1)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设置思考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2)监控策略。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的策略。它具体包括领会监控、策略监控和注意监控。领会监控是指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领会过程作为监控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和调整;策略监控是为了防止学习者在学习了某种策略后,不加利用,而仍沿用以往的习惯;注意监控是为了调节自己的注意,使其集中在学习任务上,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对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等。调节策略能学生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补救理解上的不足。[page]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在时间管理上,应做到:第一,统筹安排学习时间;第二,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第三,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还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间,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作用。

  3.努力管理策略。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这包括激发内在的动机、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调节成败的标准、正确归因、自我奖励等。

  4.学业求助策略。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的行为。学业求助不是自身能力缺乏的标志,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

  三、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教学中应该发挥和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它既是学习策略训练的目的,又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2.内化性原则。内化性原则是指在学习策略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并达到自动化的水平,从而能够在新的情境中灵活应用。

  3.特定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是指学习策略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同样的策略,不同的学生使用起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类型,学生选择学习策略或改善不良的学习策略。

  4.生成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重新进行加工,产生某种新的东西。也就是说,学习者应该利用学习的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生成性加工,而不是简单利用别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5.有效监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是指学生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之间的关系上,监控自己使用每种学习策略所导致的学习结果,以便确定所选策略是否有效。经过这样的监控实践,学生就能够灵活把握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某种策略,甚至在这些策略运作时能将它描述出来。

  6.个人效能感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是指学生在执行某一任务时对自己胜任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它是影响学习策略选择的一个重要的动机因素。

  (二)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

  1.注重对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训练。在加强学习策略教学的同时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的教学是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技术。元认知能意识和体验学习情境中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导致感情活动的形成,而成熟的学习调节与控制则能根据上述体验来监视并控制学习方法的使用,使之自始至终伴随学习过程并适合于新的情境下的学习。

  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反馈能改进学习,学习效果。研究证明,如果降低训练的速度,增加反馈,使学生知道他们运用策略的不足之处,评价训练的有效性,理解学习策略的效应,或者体会到学习策略的确改善了他们的学习,学生就更有可能把学习策略运用于更为现实的学习情境中去。

  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是否自动化、学习方法的使用是否熟练,是学习策略持续使用和迁移的条件之一。为此,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策略训练的时间,使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文章关键词: 招教 心理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