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400 071 1689

教师招聘备考:心理学高频考点之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2016-03-21 11:55:11     来源:京佳教育

关注京佳微信公众号: jingjiav  

  • 咨询电话: 400-071-1689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法华南里34号楼

     

【导读】公务员、事业单位、农信社、招警、招教、选调生、政法干警、公选、遴选等最新招聘信息、备考资料,请查看京佳教育网站http://www.jingjia.org/



  京佳教育 侯雪次

  在招教考试中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属于也是易混淆知识点,考生如果对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掌握、理解不到位在做题的时候也容易产生错误。接下来小编将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主要采用的是对偶故事法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对儿童来说毫无道德可言,饿了就哭,想尿了就尿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的规则及对权威的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倾向于主持公平、公正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

  小结:

  前道德时期:儿童无道德,主要是满足生理本能;

  他律道德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的规则及对权威的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自律道德时期:儿童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

  十岁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分水岭:从他律道德转向自律道德阶段。

  练习题

  1.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 )。

  A. 甲同学错误大 B. 乙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1. A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甲同学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打碎了一个玻璃杯,根据打碎的数量来确定错误的大小,所以处于此阶段的同学会认为甲同学的错误大。

  2. 【多选题】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 )。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律道德阶段 D. 好孩子定向阶段

  2. ABC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道德。故选ABC。[page]

  二、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具体如下表所示:

  1. 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具有法制观念取向者属于下列( )时期的特征。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道德成规前期

  2. 将儿童道德认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研究者是( )。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科尔伯格 D.奥苏贝尔

  1. B 2. C

  考生在识记品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时候不能简单的仅仅识记大的阶段,要将阶段的具体内容进行识记,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理解。考生在记忆的时候也要记忆准确,最好是学会区分各个阶段的不同和差别。

相关推荐:
 


备考指导: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课程

教师资格证QQ交流群:468954248

文章关键词: 教师招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